1月20日,2020數字經濟與區塊鏈研討會暨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成立大會在重慶舉行。本次會議由數字資產研究院、重慶郵電大學軟件工程學院和零壹財經主辦,江北嘴財經、隕石財經和國金公鏈協辦。多位業界、學界重量級嘉賓齊聚,一同探討數字經濟和區塊鏈技術在新時代遇到新機遇與新挑戰。
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專家組組長朱嘉明教授在剛剛參加完聯合國在紐約舉行的區塊鏈可持續論壇后,馬不停蹄地趕到重慶參加此次會議,并與現場各界朋友分享了他在聯合國區塊鏈論壇上的發言與思考。
朱嘉明認為,傳統社會的生產要素是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等,而在數字經濟社會,數據、信息和知識等是主要生產要素。而區塊鏈是目前能將物理和物質世界與非物質世界,即平行世界聯系起來的唯一方式。他表示,雖然現在絕大數人難以像理解和體驗物質世界那樣理解已經開始的數字經濟社會,但是,數字經濟社會的來臨和逐漸處于主導地位,并不取決于我們是否理解和懂得其本質。此外,朱嘉明希望,不要簡單地將區塊鏈理解成一種可以應用于某些場景的技術,區塊鏈具有深厚的科學基礎,很大的發展空間,將是連接傳統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一個橋梁。
朱嘉明希望,中國作為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的大國,要加強關于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貨幣的教育和普及工作。
以下為朱嘉明教授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剛剛參加了聯合國一些機構在紐約組織的一場區塊鏈論壇,“區塊鏈技術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也就是說,這個論壇的宗旨是討論區塊鏈技術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系。我在此次論壇發言的題目是“積極面對信任危機和信任赤字的挑戰”,副標題是“區塊鏈是重建人類信任的基礎結構”。
朱嘉明:DAO就是未來,其形體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系統:12月11日消息,回顧2021年,朱嘉明認為有四件事對于全球長程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包括:新冠疫情和疫苗、雙碳目標、火星探測和太空開發以及從NFT到元宇宙。在所有的改變中,最重要的改變是對公司的挑戰、對工廠的挑戰,對傳統的經濟組織模式的挑戰。DAO就是未來!DAO代表的是一個非中心化的自治性的組織’,其形體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系統。(第一財經)[2021/12/11 7:33:01]
今天在這里,我想與各位分享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如何認知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5年,聯合國公布了可持續發展目標,共17條:
(1) 在全世界范圍內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
(2) 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
(3)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段人群的福祉;
(4) 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受學習的機會;
(5)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
(6)為所有的人提供水和環境衛生,并對其進行可持續的管理;
(7) 確保人人獲得負擔得起、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
(8) 促進持久、包容、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促進充分的生產性的就業和人人獲得體驗的工作;
(9) 建造具備抵御災害能力的基礎設施,促進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續工業化推動創新;
(10) 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
(11) 建設包容、安全、有抵御災害能力的和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族群;
(12) 采用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
(13) 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
經濟學家朱嘉明:區塊鏈是一個吸納知識的黑洞:金色財經報道,中南大學區塊鏈研究前沿麓山研討會于9月17日在長沙舉辦,共同研究探討區塊鏈發展以及國家主權公鏈建設中的若干關鍵問題。研討會上,著名經濟學家朱嘉明教授表示,區塊鏈就是當下科技革命的代表性產物,當下對區塊鏈的定義仍舊是不明確的。當前區塊鏈對于科學、技術和學習就是一個全方位的挑戰,“說區塊鏈是科學也好,說是技術也可以,說是組織也行,人類過往沒有創造過一個東西是這么跨界的。”鑒于區塊鏈的普及度極低,朱嘉明教授稱之為“極具彈性的框架,是一個吸納知識的黑洞”。(中宏網廣東)[2021/9/18 23:34:56]
(14) 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以促進持續發展;
(15) 保護恢復和促進可持續利用陸地生態系統,可持續管理森林,防治沙漠化,制止和扭轉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樣性的消失;
(16) 創造和平包容的社會,以促進可持續發展,讓所有的人都能訴諸司法,在各級建立有效的負責和包容的機構;
(17) 加強執行手段,促進可持續發展伙伴關系。
理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有幾個“不易”:就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嚴重問題,將這些問題羅列出來和加以分類,絕非易事;聯合國所有的成員國,包括發達和發展中國家,形成這17條的共識,絕非易事;在2015年至2030年的十五年時間里,在世界范圍內落實這17條,絕非易事。
我于2000年至2003年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工作,2001年聯合國本身和當時的秘書長安南分享了諾貝爾和平獎。我在聯合國工作期間深切感到,聯合國需要針對新的、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修訂聯合國憲章。只是我的這種想法可行性很低。如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17條目標,其實就是在新時代下對聯合國憲章的某種補充。憲章是所有成員國贊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17條目標,也是所有成員國贊同。在聯合國歷史上,類似這樣沒有爭議的共識是不多的。
朱嘉明:數字化支撐硬科技化,區塊鏈賦能數字:近日,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表示,硬科技化、數字化、區塊鏈化是產業新浪潮的三大特點。其中,數字化是指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區塊鏈化是指建立以區塊鏈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新產業基礎結構。實操層面,硬科技的發展,尤其是軟件層面離不開數據支撐,而區塊鏈更一直被看作是分布式數據庫。可以說,數字化支撐硬科技化,區塊鏈賦能數字化。(騰訊網)[2020/7/15]
第二個問題:人類為什么需要嚴肅解決“可持續發展”?
我本人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17條目標的第一條、第三條、第四條非常在意。第一條提出在全世界根除長期形成的人類的不平等和貧困現象。但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17條目標是不可分割的。
聯合國之所以提出可持續發展目標體系,是因為人類處于是否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十字路口”。如果人類不能在未來十五年有效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人類社會將沒有足夠的資源和不斷改善的社會制度支持“發展”,因而陷入到全方位的“發展”危機之中。所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17條目標不僅與每個聯合國成員國有關系,超越主權、意識形態、信仰宗教、制度,與地球上的每個人戚戚相關。
這些年來,我個人尤其關注:
(1)人口問題。
作為經濟學家,我關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人口問題。中國最近公布中國人口達到14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從13億到14億用了多少年?從12億到13億用了多少年?從11億到12億用了多少年?從10億到11億用了多少年?2005年13億;1995年12億;1989年11億;1982年10億。也就是從10億人口到14億人口,用了38年時間。我們這代人經歷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改革開放早期的中國人口從5億至10億的過程,再從10億至14億。我上小學時的北京城。常住人口不足400萬,星期一到星期六街上很少遇到外地人,很多公園里的游人屈指可數。中國在1980年代有過關于最佳人口數量的討論和爭論。當時有兩派意見,一派意見認為中國人口在10億之內,一派認為8億左右。最后不了了之。1958年的世界人口不到30余億,現2019年至少78億。沒有懸念,在未來一代人,甚至更短的時間內,世界人口數量可能達到100億。地球可否承受100億人?不下結論,但很可能對地球和相關資源的壓力逼近極限。南亞的印度,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印度支那地區,還有中東,都是人口爆炸的區域。在過去30余年,我去過世界不少地方,其中對印度、埃及、巴勒斯坦等國家印象極深,所經過的街道都布滿了黑壓壓的男性,因為沒有太多事情可干。
朱嘉明:數字貨幣已成為理解現代經濟不可排斥的重要因素: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日前在數字貨幣相關研討會指出,數字貨幣已經成為理解現代經濟,不論是宏觀經濟,還是微觀經濟所不可排斥的極為重要的因素或元素,不可低估數字貨幣對原來的貨幣理論、實體經濟,所產生的現實和長遠影響。對此,世界主流經濟學家是估計不足的。以貨幣政策為例,自2008年之后,寬松的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力走向微弱,再低的利率都對刺激經濟乏力,貨幣政策正在出現全面的失效。這次新冠病的世界性蔓延開始后,貨幣政策的失效更加顯著。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歷史性現象。[2020/3/29]
無論如何,不要輕率地和不加前提條件地夸大“人口紅利”,也不要將所謂“老齡社會”的負面影響絕對化,因為為了維系“人口紅利”,或者消除“老齡社會”,就要不斷的增加人口基數。這是簡單的算數題。而人口不斷持續增長,擴大就業就成為最重要的社會課題,同時就要增加對地球資源的壓力。在經濟學思想史上,馬爾薩斯是了不起的,他首先揭示了人口和資源的關系,重要的不是他的結論,是他的思想。中國的馬寅初也是了不起的,他的《新人口論》的意義至今被低估。
(2)氣候變化問題。
所謂全球氣候問題,主要是指氣候變暖,及其導致的各種異常問題。現在,人們對于全球是否變暖的問題是有爭議的。在2012年,就有一些科學家質疑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的觀點。甚至有人直接提出,氣候變暖的提法是“偽命題”。我本人是相信和認可氣候變暖。全球變暖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加快北極和南極,喜馬拉雅山的冰川的融化速度。現在已經不再是冰川厚度減少,而是冰川在大面積的融化、減少和消失,反作用于氣候,后果不堪設想:加速地球溫度上升,水災、旱災、火災及熱浪沖擊,冰封污染物的釋放,海平面升高。現在,北極南極冰川,太平洋冰川,喜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正在加速度。我去年去了北極,親眼看到冰川崩塌,也腳踏很多黑色沙地,那里在三、四年前曾被厚厚的冰川覆蓋,一年前還有冰川覆蓋。現存的冰川究竟持續多久?有樂觀的,有不樂觀的。我是相當不樂觀的。不遏制全球氣候繼續變暖的問題,意味著熱力學第二定理所說的“熵”不可抑制的增加,地球的生態系統走向失序,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將不復存在。
聲音 | 朱嘉明:Libra是解決全球金融資源嚴重不平等的一種構想和嘗試:據澎湃新聞消息,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在“天秤幣的影響和中國對策”懇談會(上海場)上表示,金融資源是支撐現代經濟成長和運行的最重要的資源。但是,在全球范圍內,金融資源的不平等日益嚴重。不僅阻礙了世界經濟的均衡發展,而且加劇了貧富差別。很有這樣一種可能:Libra是解決全球金融資源嚴重不平等的一種構想和嘗試。[2019/7/9]
(3)人類本身被改變問題。
現在,人類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延長。但是,這種延長不是沒有成本的。人類本身正在被改變,被所謂的各類“生命科學”和“基因工程”改變,從“基因編輯”,各種各樣藥品和醫療技術,再到到被基因化的食品,正在全面進入人的身體。2018年,賀建奎修改一對雙胞胎基因事件,不僅超越了倫理底線,而且敲響了人類本身可以被所謂“科學”改變的警鐘。在某些科學家和“精英”追求所謂的 “完美人類”的背后,其實是人類正在失去對自身的控制能力。如果考慮到機器人,大腦接口芯片技術,影響人類心理的藥物和硬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未來的人類很可能不再是今天的人類。所謂人類3.0已經不僅僅是理論,正在成為現實。《銀翼殺手2049》展現的另類人類,似乎也正在走來。如果人類本身改變,人類文明的基礎和模式自然會“異化”。這樣的問題已經突破了前些年關于“后人類”認知的框架。
(4)科學技術“奇點”問題。
如今,沒有人可以否定科學技術的進步,甚至沒有人可以否定科學技術進步的全面性和高速度。科學技術的影響力達到了歷史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科學本身的生命力,自我發展邏輯也越來越強大。任何人群,包括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已經無法把握科學技術對生命、對人工智能、對太空、對海洋、對能源,以及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和改變。例如,因為數字革命導致了數字經濟和數字貨幣的爆炸性發展,這是所有經濟學家始料不及的。現在更為尖銳的問題是,是否科茲威爾在《奇點臨近》所描述的時刻正在到來?如果是這樣,人類是否準備好了?我認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不僅沒有準備,甚至缺少基本的思考。所以,馬斯克是值得關注的,因為他在與可能到來的“奇點”賽跑。
(5)傳統的地緣問題。
今天這個世界,畢竟是由近200個國家構成,每個國家都有其主權、人口和地理空間,以及所選擇的經濟和制度。每個國家需要制定其經濟、國防、外交的戰略和政策。因此,所謂的“地緣”的理論和實踐得以豐富。但是,現在的國際關系和地緣,畢竟是在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基礎上形成的。其中,也有冷戰的影響。但是,自上個世界世紀后期,IT革命和信息社會的到來,恐怖主義的形成,民粹主義的重新興起,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特別是中國崛起,還有海洋和空間的深度開發,導致傳統的地緣體系的動搖。所以,即使仍舊使用“地緣”這個概念,也需要新的思維。
第三個問題:平行世界問題
因為信息社會推進著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到來,人類進入到同時生活在兩個世界之中的境地。
其一,傳統的物理和物質化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傳統農業生產、農民、農村并沒有完全消失,繼續存在于身邊。同時,工業社會還在持續擴張,工業產品,從機械、機器到汽車和家用電器充斥。中國民眾經歷了街上幾乎沒有汽車到遍布汽車的歷史過程。還有,農村逐步消亡,城市化爆炸性增長。即使在世界范圍內,物質匱乏的貧窮的時代正在走向消失。所以,人們不得不討論諸如生產是不是過剩、產能是不是過剩等問題。
其二,信息社會,基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建立起來的新世界。在這個世界,生產要素和前面的傳統社會完全不同。傳統世界的生產要素是勞動力、資本、土地等,而在這個世界,主要生產要素是數據、信息、知識,整個社會最終要向數字經濟和數字貨幣轉型,其最重要標志就是“數字化”。數字貨幣或者數字化世界,需要認知數碼科學,計算機科學,或者算法的基本原理。現在,以數字經濟和數字貨幣作為經濟基礎的數字社會已經來臨,而且開始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并改變人們的生活模式。
但是,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沒有辦法像理解和體驗物質世界那樣來理解已經開始主導我們的數字經濟時代的本質。數字經濟或者數字社會的來臨,并不取決于我們是否理解和懂得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并非第一次,當工業革命發生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并不理解和不懂得工業社會一樣。
我們將來會清楚地看到,兩個平行世界的關系正在加快演變,傳統經濟在將來的宏觀經濟中所占的比例會越來越小,就像當年農業占比越來越小一樣,而數字經濟的比重正在急劇增長,就像工業革命之后的制造業一樣。在中國,數字經濟比例已經達到30%,如果超過50%,甚至達到60%、70%的時候,整個社會形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我認為,這樣的過程不會很長,很可能只需要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
我們需要在這樣的廣闊的歷史場景下認識區塊鏈技術集群,而不是一種傳統技術。區塊鏈技術正將兩個世界聯系在一起的一種方式,一種新的基礎結構,或者說,是連接傳統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一個橋梁。現在距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17個目標,還剩下十年的時間。在未來的十年內,世界經濟、、社會發生重大轉型,而區塊鏈技術將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17個目標,需要連接我們需要面對的“平行世界”,不僅要繼續解決傳統物質世界、傳統經濟體制下的挑戰,而且需要解決信息社會、知識社會和算法社會所產生的新挑戰。
剛剛過了2020年新年。現在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從20歲到40歲這代人,生存空間跨度很大,不僅同時生活在兩個世界里面,而且更為熟悉非物質的世界和虛擬世界,肩負前所未有的歷史使命,就更要拓展視野,更加努力學習。
人類正在進入學習與工作,學習與生活完全融合的時代。
謝謝大家!
2020.2.5.修訂于北京
數字資產研究院
數字資產研究院,是在全球性數字經濟興起的大背景下,由國內多位知名學者和企業家共同發起和創建。
數字資產研究院是致力于關于數字經濟的思想理論、科學原理、技術基礎、以及政策治理的研究機構,為此建立了包括國內外經濟學家、數學家、計算機專家、金融學家和社會學家在內的學術技術委員會,形成了國際化和專業化的研究團隊。
數字資產研究院創建以來,在加密數字貨幣體系與結構,區塊鏈數學基礎,區塊鏈與法律關系,時間銀行與區塊鏈的結合等領域,都做出了創造性貢獻,成為了數字經濟時代新觀念引領者,跨學科學術研究和思想的聚集地,以及與支撐數字經濟的新技術、新產業和新商業模式的平臺。
數字資產研究院提倡和堅持嚴謹的科學與學術精神,實現思想、學術與技術的緊密結合,形成理論與實踐的良性循環,為共享經濟成長,數字經濟發展,貨幣金融資源多元化和合理分配做出貢獻。
01區塊鏈
01區塊鏈是零壹財經旗下區塊鏈與數字資產知識服務平臺。從0到1,從1到N,帶你認識區塊鏈。
零壹財經是獨立的新金融知識服務機構,建立了傳播+數據+研究+智庫+學院的獨立第三方服務平臺,覆蓋新金融生態的各個細分領域,提供研究、咨詢、品牌、培訓、傳播等服務。已經服務超過300家機構。
零壹智庫是零壹財經旗下的內容品牌及研究服務平臺,堅持獨立、專業、開放、創新的價值觀,包含零壹研究院、零壹財經華中新金融研究院、零壹租賃智庫等研究機構,建立了多元化的學術團隊,通過持續開展金融創新的調研、學術交流、峰會論壇、出版傳播等業務,服務新金融機構,探索新金融發展浪潮。
隨著年初以來比特幣快速走高,市場已經對于新一輪小牛市的形成逐漸達成了共識,尤其是在近期比特幣重新站上10000整數關口之后,市場上的FOMO情緒愈發明顯,究竟如何把握這種持續上漲的行情.
1900/1/1 0:00:00Skew數據顯示,Bakkt比特幣月度期貨未平倉合約再次刷新記錄紀錄高位,目前為1300萬美元,超過了2月3日創下的1200萬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
1900/1/1 0:00:00這篇文章將探討出現生產性資產代幣模型的緣由。所謂生產性資產代幣模型,就是用戶以協議原生代幣的形式在系統中質押資本,繼而憑借他們對系統的貢獻來賺取外生資產形式(比如 ETH、BTC 或 DAI)的.
1900/1/1 0:00:00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母公司洲際交易所(ICE)在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布了該季度的業績。 據TheBlock報道,ICE第四季度每股收益同比增長1%,從0.94美元增至0.95美元.
1900/1/1 0:00:00加密貨幣資深交易員和Twitter評論員JoshRager指出,隨著以太坊出現的所有看漲消息,200美元可能是目前一個非常好的進場時機.
1900/1/1 0:00:00近期高點再次被刷新,價格保持向上試探,最高接近10500美元一線,遭到上方阻力壓制在小幅回落,成交量依舊沒有放量,也是短線未能延續漲勢的原因,日線指標上依舊保持強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