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6日,由杭州市余杭區政府指導,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巴比特主辦的“2020杭州區塊鏈國際周”正式召開。今年區塊鏈行業有2個大主題,如果按照“鏈圈”和“幣圈”劃分的話,鏈圈都在談論“產業區塊鏈”,而幣圈則在探討“DeFi”。
DeFi市場規模增長迅猛。根據DefiMarketcap的統計,2個月前DeFi市場規模還不到10億美元,如今已經超過73億。在主題為“DeFi呼嘯而至,會長出什么樣的新物種?”的圓桌上,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通證思維實驗室發起人孟巖、比原鏈CEO朗豫、MakerDAO中國區主管潘超、慢霧科技創始人余弦,從經濟、技術、治理、安全等多個視角勾勒出DeFi的真實畫像,本場圓桌的主持人由巴比特北京站站長海倫擔任。
本場圓桌觀點犀利、金句不斷,先來帶大家感受一下:
孟巖:
1.所謂的“流動性激勵”,是典型的通證經濟模式與DeFi世界結合的產物。雖然COMP自稱為治理代幣,但我們認為它的真面目是“股票”,只是為了規避監管穿上治理代幣的馬甲。
2.DeFi作為一個金融模式,它必須要考慮和人類未來二三十年可能發生的科技爆炸產生關系,難道DeFi要腳不沾地,把如此巨大的增長空間讓給真實世界嗎?如果答案是這樣的,我會頭也不回地告別DeFi。
朗豫:
1.治理代幣會分散團隊的注意力,借貸業務更應該關注服務本身和資產增量,而不是左右利率的投票權限,MOV不會發行任何治理代幣。
2.我認為DeFi未來可能的方向是合成資產。以合成資產的形式將現實資產上鏈,為區塊鏈生態注入一些外界能量。否則,只有內循環的投機操作,DeFi并不會有很好的未來。
潘超:
1.為高波動資產引入激勵,能否解決流動性問題?答案是根本上無法解決。如果如果交易撮合引擎依托的公鏈的性能沒有提高,做不到價格發現,就不會有人交易這些資產。
2.DeFi不是一個資產孤島,當這個島上的果子都吃完的時候,你一定要從別的地方把食物運過來,就是要解決供給端的問題。
杭州判決首例涉虛擬數字人侵權案,判決被告構成侵權:金色財經報道,近日,杭州互聯網法院一審判決了首例涉虛擬數字人侵權案,判決被告公司構成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為原告公司消除影響并賠償經濟損失(含維權費用)12萬元。[2023/5/6 14:46:23]
余弦:
1.我和大家披露一個數據。過去6個月,慢霧已知DeFi被黑或者有漏洞的數量達20個。我們對DeFi整體發展感到焦慮,非常擔心會有知名項目出現真正的暴雷。
2.未來攻防對抗會很激烈,我們在思考,如何實現智能合約層面上的防火墻,以便能夠解決接入成本比較低,但防御效果比較高的問題,這是我們會探索的未來方向。
以下是本場圓桌的全文實錄:
關于流動性激勵
海倫:Compound發行COMP治理代幣,引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流動性激勵”,如何理解它,以及“流動性激勵”所帶來的增長性是否可持續?
孟巖:所謂的“流動性激勵”,是典型的通證經濟模式與DeFi世界結合的產物。雖然它自稱為治理代幣,但我們認為它的真面目是一個“股票”,如今只是為了規避監管穿上治理代幣的馬甲。參與COMP的人,除了出于短期博弈和套利的考慮,可能大部分是基于對它未來“股票”的預期。DeFi中的“流動性激勵”相當于項目創立初期,以通證激勵用戶和供應商。這種行為在一段時間內有助于形成網絡效應。但是否可持續呢?長期來說,肯定是不可持續的,也不必要持續。突破臨界規模之后,系統應該主要依靠使用價值吸引用戶。所以通證激勵主要發揮的作用就是初期完成自舉,不要想得太遠。
海倫:Compound在發行COMP之前,已經是DeFi生態里的龍頭項目了。而對于其他DeFi項目,早期以激勵的方式進行冷啟動,盤活生態的流動性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MOV現在也在布局DeFi,你怎么看?
聲音 | 杭州民革市委會:借助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打造數字信用:據杭州日報消息,近日,杭州市政協召開十一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圍繞“促進跨境電商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協商議政。民革市委會表示,可借助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推動地方信息用信息共享平臺、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開放共享信息,打破信息不對稱,打造數字信用。[2019/8/29]
朗豫:Compound和公鏈的打法類似,由于冷啟動很難,項目發行治理代幣。用戶因投機收益而關注,也可能沉淀一些有長期價值的用戶,這是一把雙刃劍。對于MOV,因為它是基于比原鏈的應用,我們定位的所有權益包括治理權,都以BTM作為標準,所以不會發行新的治理代幣。
而且,治理代幣會分散團隊的注意力,借貸業務更應該關注服務本身和資產增量,而不是左右利率的投票權限。作為一個成熟企業,核心業務應由他們自己考慮,而不是任由用戶決定。雖然DAO是區塊鏈社區的特點,但有時候只是披著去中心化的假象,更多代幣掌握在項目方手里,因此投票權包括相應的參數也由他們說了算。由于發行了代幣,反而讓項目方更關心治理代幣的價格是否能夠保持高位吸引用戶,而不是他們本應該做好的事情。
海倫:流動性一直是DeFi項目面臨的難題,那么,通過發行代幣,挖礦激勵這種方式,真的能從根本上改變流動性難的現狀嗎?
潘超:其實流動性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首先要定義什么流動性,我們不談借貸市場的流動性,而去談交易的流動性。交易的流動性主要包含兩種資產,一種是波動性很大的加密資產,另一種是穩定幣資產。
其中,波動性大的加密資產在DeFi上的流動性不好,什么原因呢?因為原生DeFi的交易速度太慢了,而資產波動性又很大,這樣的交易非常低效。所以這類形式的DEX沒有辦法很好的實現價值發現。但在DeFi上,有一類資產表現非常好,甚至優于傳統交易所,就是穩定幣資產,因為它不需要價格發現,只需要做結算。而且由于DeFi的網絡效應,它的交易成本很低,交易者可以實現大額穩定幣的跨鏈結算。
因此,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你在交易高波動資產的DEX上引入激勵,能否解決流動性問題?答案是根本上無法解決。因為如果交易撮合引擎依托的公鏈性能沒有提高,做不到價格發現,就不會有人交易這些資產。
聲音 | 杭州市金融辦倪驊:區塊鏈能讓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務:金色財經現場報道,11月19日,杭州市市金融辦資本市場處處長倪驊在“2018區塊鏈新經濟杭州峰會”的圓桌論壇上表示,政府需要用區塊鏈技術來為城市提供服務,區塊鏈在政府服務的效率、服務的公平性以及監管的寬容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2018/11/19]
目前很多流動性激勵,基于自動做市商模型,很容易讓大家誤解。AMM是高頻交易,算法非常簡單、聰明,但DeFi上的AMM是線性交易的方式。所以想要真正解決流動性難的問題,需要鏈本身性能的提高,算法更加高級。這一點上,MOV做的非常好,它在一個共識更快的網絡當中,可以實現更加高頻的交易,同時背后的算法更復雜、更聰明。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DeFi中此類資產的流動性問題,而不是通過短暫的流動性激勵,它只會被套利,并最終消散掉。
海倫:從安全視角來看,流動性激勵將更多資金存入到合約中,應該會更加吸引黑客攻擊DeFi系統吧?
余弦:DeFi里面的資金越多,對于黑客來說吸引力肯定越大。因為絕大多數黑客都是逐利的,也有一小部分黑客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名氣。我們可以看到國際上有一些白帽黑客,他們會主動發布一些發現,官方也給他發放一定的獎勵,而且允許他披露相關細節。但是在國內,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大家應該明白絕大多數黑客是逐利的。
另外,我和大家同步一個數據。過去6個月,慢霧已知DeFi被黑或者被披露有漏洞的數量達20個,平均每個月至少有3個,而且都是相對嚴重的的問題。這讓我有一個錯覺,上半年DeFi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很像是當年EOS主網啟動之后,基于EOS智能合約的DAPP瘋狂涌現的安全問題,但我們理解EOS很早期,而以太坊本身是很成熟的。但在行業趨勢向上,體量更大的情況下,我們對DeFi整體發展感到一定的焦慮,非常擔心會有知名項目出現真正的暴雷。
關于去中心化治理
海倫:MakerDAO在去中心化治理方面給DeFi社區樹立了榜樣,從今年4月開始將治理權逐步移交給社區,按照計劃,這個過渡時間需要2年。即使是Maker這么活躍的社區,代幣持有者投票的比例也并不高,是什么原因?你怎么理解去中心化治理?
現場 | “2018區塊鏈新經濟杭州峰會”在杭開幕:金色財經現場報道,11月19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區塊鏈新經濟杭州峰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此次峰以 “技術驅動經濟”為主題。據悉,來自萬向、螞蟻金服、百度、網易、浙江大學、物產中大、華立、趣鏈等各界技術專家、知名學者、投資精英、企業領袖、跨界大咖以及20多家優質資方、30多個項目推廣、100多個團隊、100多家媒體將參與此次峰會。[2018/11/19]
潘超:投票率是一個指標,并不能說投票參與度越高就越好。就像拉弗曲線一樣,你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以實現最高的效率,產生最大的社會福利。目前來看,在以太坊的生態中,MakerDAO對于貨幣政策的制定和投票率是一個特征而不是一個BUG。如果追求高投票率,其實可以很輕松的實現,比如引入投票挖礦,但你得到的結果并不是最合適、最準確的。當然長期來看,我們希望更多人參與到治理中,也希望它的投票率高于目前的水平。這需要我們從系統設計上降低門檻,比如代理投票權,用戶不用轉移資金也可以實現投票。對于去中心化治理而言,我們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一定要摸著石頭過河。
海倫:相較于以太坊上的單一DeFi協議,MOV上的DeFi治理問題似乎更為復雜,那么如何做好權衡呢?
朗豫:MOV上的治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共識治理,在MOV上以比原鏈側鏈的狀態存在;第二部分是聯邦節點,它的主要作用是跨鏈,負責把比特幣、以太坊以及其他有價值的資產引入到MOV生態中;第三部分是應用開發方,我們愿意用BTM投票形式做相應的治理工作。當然,我們現在還處在項目起步階段,沒有像MakerDAO一樣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很深能夠做出相應的投票。MOV發展初期,還是要由團隊決定它的發展方向。當然會有針對共識節點的投票,這是治理的第一步。之后,隨著產品的成熟和完善,我們會推出更多的治理措施,讓BTM持有者有權利參與到業務和生態的管理中。
海倫:請孟巖老師以第三方觀察者的視角和大家分析一下,治理代幣擁有的“權利”包括哪些?這些權利之間如何轉換?在設計上有什么技巧?
杭州市區塊鏈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很多數字幣本身不具有價值:杭州市區塊鏈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很多數字幣本身不具有價值,但不少大媽往往只看到有人做代投業務,然后被鼓吹炒幣賺錢有多快。“部分投資客在高收益的誘惑面前,用高利率的借貸去參與這件事,但他們可能連‘礦機’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自己的錢在哪個交易所……”這樣的操作,最終想要賺錢,是很不現實的。[2018/6/2]
孟巖:實際上治理就是投票權。什么東西可以被納入到投票的范圍?這本身也是一個治理問題,可以說是一個元治理問題。但是我認為在類似Compound的項目當中,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它的分紅權,社區里有很多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都在猜測他們什么時候可以投票通過COMP進行分紅的問題。
對于剛剛潘超提到的投票率不高的問題,我認為非常正常,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金字塔式的行政體系。當我們討論經濟生活的時候,很容易理解專業分工帶來高效率,但當我們面對公共事務時,很多人盲目迷信民主投票。其實公共事務管理仍然是專業性很強的事情,它理應由分工來完成。雖然應由專業人士完成公共事務管理,但專業人士的產生過程要代表民意,這是它的合法性來源。實際上,對公共事務感興趣并且有專業能力進行投票治理的人是極少數,所以投票率并不是問題。
海倫:去中心化治理其實讓系統變得更加復雜了,而越復雜就會有越難以預料的安全問題,要如何看待治理對于DeFi安全性的影響?
余弦:我特別想呼吁大家,獨立出一項“安全治理”模塊,在社區內明確表達出來。其實我們看到這么多項目爆發風險事件,事中應急和事后挽回可能都非常難,我們也感受到了有些項目方的絕望。其實我們可以事先設計,如果安全管控權力比較分散,就難以及時掌控一些問題。?另外還有一個挑戰,現在比較復雜的DeFi都有可升級的模塊,變化一些核心內容時,安全治理不能是越來越放松的,而應該隨著代碼迭代。我們建議項目方在非常緊密的范圍內做治理嘗試,有了業內安全公司或者其他團隊的支持,相關模塊的代碼運行越久,被使用的越多,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久經考驗”。
與真實世界的連接
海倫:DeFi像是一個烏托邦的世界,是組織結構創新的試驗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前的DeFi和真實世界是脫節的,我們究竟要如何搭建起DeFi和真實世界的連接?
孟巖:首先,我覺得現有的DeFi不太愿意接觸真實世界是有理由的,它希望能夠完全基于鏈上信息產生資產,而不至于被鏈外的不可靠信息誤導。對此,我表示尊重,這樣的原則反而有助于它跨越邊界,在全世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群中建立共識。但另一方面,這條路一直往下走可能會是嚴重的內卷式發展,大家都在算法、模型、流程上各展才能,但最后還是圍繞資產的零和博弈,也就是說它的增長始終來自于某些套利機會。
那么,真正的增長來自于什么?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寬廣一點,你會看到全世界在新國際形勢下可能會進入到一個科技競爭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很多科幻當中才有的技術走進了現實,比如無人駕駛技術、基因編輯技術、腦機接口技術、超級運載工具等等。把握真實世界的經濟增長遠比蜷縮在DeFi空間里面尋找各種模式更真實和持久,幅度也有可能更大。如果區塊鏈世界不能夠跟其他科技進步連接起來,而只是停留在零和博弈或者套利的邏輯里面,我覺得它不值得我們這么多人在這里討論。
DeFi作為一個金融模式,它必須要考慮和人類未來二三十年可能發生的科技爆炸、科技進步產生關系,難道我們的DeFi要腳不沾地,把如此的增長空間讓給真實世界嗎?如果答案是這樣的,我會頭也不回地告別DeFi。
回頭來講,DeFi如何跟真實世界發生連接?我當然認為應該用數字資產的方式,以太坊作為數字資產的結算層是很好的。我們構筑一個聯盟鏈,跑通現實數據,然后將數據資產映射到以太坊、映射到Libra上,在那里進行資產的置換和結算。從DeFi的視角來看,我們就把現實世界的聯盟鏈或者中心化系統當成一個可信的Oracle。現在DeFi行業往往對這一點非常忌憚,不愿意輕易相信Oracle。但我的觀點是,必須以某種方式走出來,我沒興趣跟只知道玩游戲的行業長期打交道。
潘超:DeFi要想連接現實世界,首先要認清現實,DeFi不是一個資產孤島。當這個島上的果子都吃完的時候,你一定要從別的地方把食物運過來,就是要解決供給端的問題。過去DeFi上面只有加密資產,現在已經有了進步,比如將法幣資產、穩定幣資產帶到DeFi,下一步是要接觸更多現實資產,將它映射過來,包括電子黃金、應收賬款等等,都是解決供給端的問題。你只有先吃飽了,才能有產出。
那么,怎么將小島生產出來的新物種傳出來,解決需求端的問題?你需要搭建這個島和現實世界的橋梁,就必須跟傳統機構合作,包括一些中心化機構、交易所、法幣提供方、支付服務商,讓DeFi協議在后端能夠提供低成本的服務,而前端的問題就交給那些知道如何提高用戶體驗和服務的企業來完成。
關于DeFi的未來
海倫:最后一個問題,DeFi呼嘯而至,會長出什么樣的新物種?請展開你們的想象力。
余弦:我還是從安全角度看待它的發展,未來攻防對抗會很激烈。我們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實現智能合約層面上的防火墻,此前我們在EOS上已經實現過。以太坊上有很多安全模塊做的不錯,但在和DeFi進行互操作的時候,它的一些危險來自于外部甚至是鏈下真實世界的價格等,這促使我們考慮,是否有防火墻能夠解決接入成本比較低,但是防御效果比較高的問題,這是我們會探索的未來。
孟巖:我一直建議將DeFi翻譯成開放金融,這是我認為的DeFi的最后目標。屆時,不是區塊鏈這一套規則怎么向現實世界遷就,而是現實世界向去中心化世界學習和借鑒。我提一個特別確切的目標,我希望能夠看到所有企業把它的財務報表放到區塊鏈上,如此一來,企業的資產負債、現金流、利潤在充分授權的情況下,讓監管部門和上下游金融機構能夠了解的一清二楚,由此可以實時測量、實時計算該企業的風險和融資水平。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讓企業的金融行為和宏觀金融體系融為一體。
我一直認為時間差很重要,華爾街那幫人不怎么愿意跟實體經濟打交道,原因是他們覺得實體經濟太慢了,一邊是光速運行,一邊是龜速運行。我們不能一味強調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而應該讓龜速變成光速,解決方案就是讓企業把它跟財務相關的東西,全部放到鏈上,讓實體經濟與金融同頻。
朗豫:我認為DeFi未來可能的方向還是合成資產。合成資產有兩部分,鏈下抵押資產和鏈上抵押資產。鏈上抵押資產,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創新。鏈下抵押資產,我們也看到由中心化機構擔保的穩定幣,包括一些貴金屬資產。就像前兩位老師所說的,讓鏈下的一些中心化的機構向鏈上的去中心的方向邁進,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啟發,USDT已經創造了類似的產品,未來一旦它占據更多市場份額,一些中心化的合規機構就會看到市場的潛力,去模仿相似的資產。如果這些資產在鏈上的流動性變得更好,或者它鎖定的資產量變得更大,很可能其他中心化的現實資產,就會通過這樣的形式上鏈,為區塊鏈生態注入一些外界能量。不然,我們只有內循環的操作,或者投機的操作,這可能并不會有很好的未來。
潘超:DeFi是否會產生新物種?我不知道,但是我確定一定會出現非常多的新物種的名字。我覺得DeFi最厲害的不是創造新物種,而是將已有物種變異。Maker就是一個例子,它的雛形就是一個當鋪,很古老的概念,但是把這個東西搬到DeFi上就可以釋放這么大的能量。同樣的,穩定幣、美元資產是多么遙遠的東西,但是放在DeFi上,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有機會獲得等價的資產。將已有的物種進行變異,釋放更大的能量,這可能是DeFi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本文來自?TheBlock,原文作者:YogitaKhatriOdaily星球日報譯者:念銀思唐支付巨頭PayPal透露,它正在開發加密貨幣相關能力.
1900/1/1 0:00:00最近舉行的第90期核心開發者會議幾乎全程都在討論一個問題。我強烈建議大家親自聽一下這場會議。在這場會議上,Alexey提出了客戶端開發者負荷過重的問題.
1900/1/1 0:00:00本文來自?Decrypto,原文作者:MathewDiSalvoOdaily星球日報譯者|Moni用加密行業“老炮兒”AndreasAntonopoulos的話說.
1900/1/1 0:00:00本文來自?Decrypt,原文作者:AlexanderBehrensOdaily星球日報譯者|念銀思唐 摘要: Dapp.com的《2020年Q2Dapp市場報告》顯示.
1900/1/1 0:00:00本文原載于澎湃新聞 近期,Facebook主導的,曾在2019年掀起區塊鏈行業風潮的數字貨幣Libra推出了2.0版,在進行一定程度的規劃和修改后.
1900/1/1 0:00:00金色財經報道,本周周三,負責監管美國聯邦特許銀行的美國貨幣監理署宣布,其管轄范圍內的銀行現已獲準提供加密貨幣托管服務。此前,6月初,OCC表示,正在審查有關數字銀行活動的法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