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的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在上海外灘W酒店盛大開幕。
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博士在峰會主會場壓軸登場,發表了題為《區塊鏈應用模式的終極猜想》的演講。肖博士認為,區塊鏈技術將在優化改進的過程中迎來應用的大規模爆發。區塊鏈的終極應用模式將是通過高度集成各項功能讓區塊鏈成為公共基礎設施,從而降低創業門檻、激發創新熱情、催生偉大應用。
演講全文如下:
今天的演講題目《區塊鏈應用模式的終極猜想》,首先申明這是一個猜想,也許有一部分有道理,但肯定不是全部有道理。我們看到區塊鏈,尤其是公鏈,可以肯定地說到今年年底總體的技術框架已經搭建完成了。Dfinity將于12月31號正式上線。今年年底,隨著像這樣的項目陸續上線,基本上可以說區塊鏈的總體架構完全搭建完成了。這有點類似90年初TCP/IP協議的確定進程。
當然未來兩三年,區塊鏈的整體模型和框架還有很大的優化改進空間,但可以預見從今年年底開始,區塊鏈將一方面經歷技術框架的不斷優化,另一方面則是應用的大爆發。
聲音 | 萬向肖風:穩定幣是數字貨幣的2.0時代:12月18日,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肖風表示,數字貨幣的發展分兩個進程:1.0時代是數字貨幣,即比特幣,以太幣;2.0時代是穩定數字貨幣。現在,我們只看到交易所對穩定幣有需求,但是,2019年數字貨幣在易用性、安全性、可擴展性等技術上會不斷成熟。將來,所有去中心化應用一定都會有一個交易媒介,那個時代穩定幣會發揮大作用。穩定幣發展有三個階段:目前發行方是私人機構,緊接著銀行會加入,抵押法幣發行數字貨幣,最后一定是央行發行數字貨幣,而它一定是穩定幣。[2018/12/18]
區塊鏈的應用到底會怎樣大爆發?這是我今天試圖探討的一個話題。思考區塊鏈應用的方向或者爆發程度的時候,我自己從應用分層的角度理了一個框架。這個框架從上往下看就是從互聯網到區塊鏈,從下往上看則是從區塊鏈到互聯網。從分布式網絡、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計算到分布式賬本。分布式賬本是互聯網已經有的東西。當然有了區塊鏈以后,分布式存儲和分布式計算,和互聯網概念里面的分布式存儲和計算已經不一樣了。一方面它是分布式,同時比分布式更加去中心化。比如Dfinity號稱的互聯網計算機,它為什么說是互聯網計算機,而不是區塊鏈計算機呢?因為就分布式計算來說,確實里面很大一塊內容是互聯網范疇里面的東西,而不是純粹的區塊鏈上的東西。溯源和存證雖是區塊鏈應用,但其實里面還包含了互聯網技術的成分。分布式賬本是一個分界線,越過分布式賬本再往下走、往深走,越來越區塊鏈化,用到的更多是區塊鏈的技術。
萬向肖風:從可編程貨幣到可編程金融,再到可編程經濟才是區塊鏈最有價值的部分:4月17日,全球普惠區塊鏈峰會在新躍社科大學開幕,萬向區塊鏈肖風博士發表了《區塊鏈與賬戶革命》主題的演講。他表示,一切從可編程貨幣,就變成了可編程的金融,從可編程的金融就進化到了可編程的經濟。這個前景才是區塊鏈帶給我們最有價值的東西,否則它和其他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就沒有區別了。[2018/4/18]
到了分布式治理尤其如此。不管是分布式治理涉及到的經濟模型還是共識算法用到的都是區塊鏈技術。因為要用社區治理機制的話,需要設計一個很好的共識算法。分布式治理之下,再往深處走就是分布式應用。分布式應用再往下走,就成了加密經濟體。一個完整的分布式商業世界,就這么搭建出來了。
不是說到了分布式商業才有區塊鏈應用,每個層次都有區塊鏈的某個應用,只是有些應用和互聯網產生的交集大,有些應用更像一個純粹的區塊鏈應用。這是我從應用角度做的分層。把互聯網的技術、區塊鏈的技術打碎了,放到這樣幾個層次看。不完全拘泥于技術的先后或者分層,對于我們思考區塊鏈的終極應用會有新幫助。
從有計算機或信息技術以來,可以看到在應用方面,這些技術的應用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純粹的信息化技術時期。上世紀70、80、90年代,那時候信息技術支撐著一些商業應用。大家用的軟件系統可能有十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行代碼。第二個階段是互聯網平臺時期。互聯網平臺把很多復雜的軟件下沉為基礎設施。第三階段是區塊鏈時期。區塊鏈進一步把互聯網平臺下沉為基礎設施。研究整個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應用,就會發現過去幾十年間,我們不斷把應用層下沉為基礎設施,然后為應用層帶來新變化。區塊鏈帶來的下沉最后產生了分布式應用。
萬向肖風:即使在聯盟鏈上,有幣也會更有效率:在今天的全球普惠區塊鏈峰會上,肖風博士在演講中提到,“區塊鏈加密賬戶的記賬單位是數字貨幣。沒有幣作為記賬單位的區塊鏈,已經不是區塊鏈了,只能對現有體系的效率有所提升,不會有數量級以上的改善。即使在如MAS主導的聯盟鏈項目中,如果使用結算幣,一定比現有法幣系統成本低,效率高。有基于區塊鏈的可編程貨幣,才有可編程金融,才能形成可編程經濟,這是區塊鏈帶來的根本變化。”[2018/4/17]
有人說金融已經完全場景化了。有一句著名的話:“銀行服務到處都在,就是不在銀行。”但為什么金融會場景化?金融服務都變成根據具體場景提供?從基礎設施的角度看,其實是金融服務被下沉為了基礎設施。金融服務本身是很好的商業應用,隨著技術的發展,逐漸變成基礎設施。以第三方支付為例,它原來是個利潤豐厚的行業,大家在追捧,結果卻發現它賺不到錢。第三方支付最能為誰所用呢?答案是互聯網公司。因為第三方支付對于社交、電商、外賣、共享單車等互聯網公司來說已經成為了免費的行業公共基礎設施。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行業里原來非常顯赫的應用層也在逐漸下沉為基礎設施。
區塊鏈是這種下沉的集大成者。這一點我稍后具體闡述。從軟件系統、互聯網平臺到區塊鏈,這種下沉的過程中,軟件系統在設計之初使用起來其實非常復雜。比如在沒有瀏覽器的時代要用命令行去運行Windows操作系統里的各種軟件。但又有多少人會用命令行呢?所以最初的Window系統是一個非常難學習、難普及的信息技術應用。
萬向肖風:分布式記賬與復式記賬法相比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萬向區塊鏈肖風博士近日在全球普惠區塊鏈峰會上進行了主題為“區塊鏈與賬戶革命”的演講。他提到:人與人之間的核心經濟關系就是交易,任何交易想要快速,有效,低成本,依賴的是一套記賬方法和賬戶體系。分布式賬本與復式記賬法相比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分布式賬本基于分布式數據庫,有以下四個特點:鏈式記賬;第三方記賬;共享記賬;全信息記賬。[2018/4/17]
到了互聯網平臺,這些復雜的軟件系統通通下沉了。互聯網平臺以APP的方式,提供了非常輕、非常簡單、非常容易操作的應用,比如微信。微信這樣的應用背后雖然是一個龐大的軟件系統,需要幾十萬行代碼支撐,但對用戶來說,就只是一個操作簡便的APP。大爺大媽也能用它發紅包,甚至搶紅包的速度比年輕人還快。
到了區塊鏈時代,APP還將繼續下沉。區塊鏈時代使用的是智能合約。它就像一個小程序,比APP更簡單。一個APP要用到幾萬行代碼,但一個智能合約可能只要幾百行、幾千行代碼就能形成一個應用。
另外,互聯網平臺是需求端驅動的,即消費者驅動網絡的運行。到了區塊鏈時代不再是消費者驅動了,而是由開發者驅動,因為區塊鏈是一個對開發者友好的網絡。目前發展最好的區塊鏈系統都是由開發者社區建設的。任何沒有開發者社區的區塊鏈系統,一定沒有生命力。
萬向肖風:區塊鏈技術可以更好地發揮自組織在經濟活動中的治理效率:在今晚舉辦的金融科技海上夜話活動上,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發起人肖風說道: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有四個意思:在區塊鏈上,完成一筆交易的時候不需要第三方這個“中心”;經濟活動不需要“公司”這樣的制度和組織;不需要商業機構完成經濟交換活動;激勵機制不再是中心化機構建立起來的。在過去幾十年時間里面,有七到八位諾貝爾經濟學家對“自組織“進行了研究,所謂的”自組織“是指市場和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在某種情況下,自組織比企業或者比政府更具有效率,能夠更好地創造社會福利。區塊鏈技術出現后,可以更好地發揮自組織在經濟活動中的治理效率,更好地發展自組織帶來的對社會福利的貢獻。[2018/2/28]
但區塊鏈時代為什么不是C端驅動的呢?正如今天上午V神提出的:區塊鏈為什么沒有殺手級應用?因為它是個殺手級網絡。它是由開發者驅動的網絡,由供應端驅動網絡發展,最后達到消費端。由此可見,區塊鏈與互聯網截然不同,在區塊鏈上創業和在互聯網上創業也非常不一樣。
下面我將通過兩個案例解釋什么是區塊鏈應用的終極模式。第一個案例是今天好多演講嘉賓都談及的Uniswap。兩個年輕人通過500行代碼取代了一個需要十萬或者幾十萬代碼或者幾十萬行代碼支撐的中心化系統。這個案例說明什么呢?它非常有預示性和預見性。讓我們看到基于區塊鏈的應用絕對不能通過5萬、10萬行代碼來完成一件事。智能合約不能是5萬、10萬行代碼組成的,只能有幾百、幾千行代碼。Uniswap雖然有缺陷,但只要幾百、幾千行代碼就能超越幾萬行代碼支撐、上千人來運營的系統。這樣一個成功的案例可能預示著基于區塊鏈的應用應該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通過智能合約來提供應用,而所有的智能合約就只需要幾千、幾萬行代碼。Uniswap之所以通過幾百、幾千行代碼就能取代這么一個中心化系統,是因為區塊鏈在集成各種技術,下沉成為基礎設施方面做得最為徹底。前面我講的分布式網絡、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存儲、分布式計算、分布式賬本、分布式治理都成為了免費的基礎設施。比如公鏈,無須許可,也不需要開發成本,大大降低了年輕人的成本。我們也沒聽說Uniswap去融資。反倒是它成功以后,資本開始倒追它。但在互聯網時代,你能說不需要資本就能創業嗎?互聯網時代的任何一個應用,不要說讓互聯網巨頭搭載在你上面,就算是你搭載在它上面,它對你都會有很多審核和許可流程。但在公鏈上就沒有這些審核和許可流程。
我看到一個demo,就是Dfinity,用1000行代碼寫了一個去中心化的TikTok,當然它還只是一個demo。期待Dfinity主網真正上線以后,看到一個用1000代碼寫出一個把TikTok取代的去中心化應用。如果這件事情能成真,就堅定了我對區塊鏈應用模式的終極猜想: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就是只需要幾百、幾千行代碼的智能合約。
這兩個案例很有預示性,也許這就是區塊鏈應用發展方向。區塊鏈成為應用的基礎設施,集成存儲、計算、激勵、賬本、身份、賬戶、地址等多種功能,形成具有以下特點的商業基礎設施:
特點一:必須開源。如果不是開源,就不可能成為受人信任的基礎設施。
特點二:必須開放。也就是無須許可,創業者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認可,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特點三:共享共治的治理機制及共享的利益分配。從Shareholder變成Stakeholder,這就是區塊鏈帶來的變化。利益相關的資本主義,是一個共享的資本主義機制,而不是中心化的資本主義機制。同時它應該是分布式、去中心化、自組織的。雖然區塊鏈是公共基礎設施,但已經沒有物理公共基礎設施所天然帶來的弊端,即“公地悲劇”。
我個人非常期待隨著今年整體架構搭建完成之后,區塊鏈這樣一個基礎設施在未來兩、三年能持續優化,優化到能夠承接大規模的殺手級應用。這樣的運行意味著什么呢?它意味著任何一個懂代碼的人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低門檻、低代碼、低資本、低運營、自由地部署自己的應用。這個應用可能只有1000行、500行代碼。這個應用變成了什么?變成了高可信、高可靠、高安全、高收益、高分散的應用。這樣的應用是互聯網世界無法帶來的,只有區塊鏈世界才可能帶來的。
大家設想一下,在這樣一個自由發布應用的基礎設施上,中國1000萬個創業者可以自由創業。我相信涌現出來的偉大應用一定比在原來高門檻、高代碼、高資本投入、高運營的互聯網時代多得多。在那個互聯網平臺上,全中國只有20萬人有創業的資格,因為當時創業要具備很多條件。要找到資金、人力、成立公司,為應用找流量平臺、運營流量。存儲、計算、信任等等都問題都需要自己解決。但在區塊鏈上,這些統統都是免費、自由的公共基礎設施,從而降低了創業門檻,讓有資格創業的人從20萬變成了1000萬。1000萬人里面出現偉大應用的機會,肯定比20萬人要大得多。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應用解放了消費者,區塊鏈的應用解放了開發者,解放開發者就是解放創業者。所以只有基于區塊鏈才可能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區塊鏈是適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最好平臺,謝謝大家!
DeFi熱潮戛然而止,NFT被迫接力。在過去的兩年里,NFT市場呈現穩定的增長,收藏品、游戲、數字藝術、域名等領域的應用開始嶄露頭角,不少大型公司或知名IP也紛紛試水NFT.
1900/1/1 0:00:00底層玩家聽消息炒幣、中級玩家以交易為生、頂層玩家用套利賺錢。假如你有10000個BTC,你會怎么賺錢?最糟糕的說法是換成錢存銀行吃利息——這樣想的人也不會有10000個BTC.
1900/1/1 0:00:00轉自:以太坊愛好者 1788年,詹姆士·瓦特發明了離心式調速器,這是一種小巧的裝置,能讓蒸汽機的工業運用成為可能.
1900/1/1 0:00:00要點: 投資者對在波卡上建設的項目感到興奮。波卡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吸引了數百個項目進行開發,其中許多項目即將推出。他們正在建立的波卡生態系統可以與以太坊媲美,但也可以對其進行補充.
1900/1/1 0:00:0010月15日22:44,Filecoin主網于區塊鏈高度148888啟動。OKEx、火幣、幣安陸續宣布支持其代幣Fil,并于當日晚間上線.
1900/1/1 0:00:00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比特幣經歷了強勁的反彈。從今年三月份的低點開始,比特幣已經上漲了300%以上,從當時的3500美元上漲到11700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