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2020與2021之交,全球和中國區塊鏈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格局究竟如何?中外的發展又有何差異?我們已在哪些細分領域領先、在哪些領域仍有短板?2021年又有哪些明朗的發展趨勢可供我們預見?謹此,我們希望通過本報告,回顧這一年來的產業格局變化、政策變遷、技術突破和應用革新等,進而為區塊鏈從業者判斷未來的趨勢提供參考。
區塊鏈發展路線:產業區塊鏈時代已至
進入2020年之后,疫情倒逼全球各國和各行業的數字化進程加速,進而推動互聯網服務也進一步升級:不僅要滿足個人用戶的日常生活需求,更要逐漸滿足包括工業制造企業在內的商業機構和大量公共部門的工作需要,即需從消費互聯網發展到產業互聯網。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對相關信息基礎設施的可信、開放、敏捷、協作等能力的要求隨之提高,并要求數據等生產要素能更合理地流動和配置。由于區塊鏈恰好具備解決以上一系列難題的架構和方案,因此被寄予厚望,產業區塊鏈的時代也漸漸拉開序幕。
2020年全球區塊鏈產業發展現狀
政策趨向:區塊鏈成為大國戰略競爭要地
今年以來,基于疫情帶來的數字化發展思考、以及全球央行數字貨幣探索的推進,各國政府紛紛加強了對區塊鏈技術的戰略部署。
美國方面,2020年10月15日,美國白宮發布《關鍵與新興技術國家戰略》,該文檔詳細介紹了美國為保持全球領導力而強調發展的20項關鍵與新興技術清單,分布式賬本技術就位列其中。而作為首次被提升到美國國家戰略高度的技術,分布式賬本技術預計將獲得美國政府更多的人力和資本資源投入,相關的知識產權、研究、開發或科技成果的保護也將進一步加強。
同月,美國眾議員DarrenSoto撰寫的《數字分類法案》和《區塊鏈創新法案》作為最新的《消費者安全技術法》的一部分,已經美國眾議院通過,并已提交美國參議院進行討論。其中,《數字分類法案》明晰了數字資產與數字單元的定義,并將責成聯邦貿易委員會防止兩者中的不公平交易行為;《區塊鏈創新法案》則重點探討區塊鏈該如何應用于消費者保護場景,并提議加強研究區塊鏈技術的商業與投資趨勢、政企合作的最佳實踐、對消費者保護的潛在好處與風險、如何用于減少商業欺詐、監管與創新的平衡等內容。
歐盟方面,2020年9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全新的數字金融一攬子計劃。該計劃以2018年的《歐盟金融科技行動計劃》和歐盟議會、歐盟監管當局等機構此前在數字領域的工作為基礎,詳細涵蓋了數字金融戰略、零售支付戰略、加密資產立法建議和數字運營韌性相關立法建議等四個方面,其中亞太地區,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亦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區塊鏈產業的布局與發展。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的“監管沙盒”和“快捷沙盒”機制有利于合格的申請企業在21天內獲準開展金融產品服務的創新測試,而新加坡專利局則推動區塊鏈專利申請流程提速,周期從兩年縮短至六個月。
2022數字藏品產業研究報告:70%數字藏品售價低于50元:金色財經報道,近日,速途元宇宙研究院發布《2022 數字藏品產業研究報告》(下稱《報告》)。目前,國內數字藏品用戶中,35 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達到 62.9%,成為數字藏品收藏的主力軍。而從性別分布來看,男性用戶對于數字藏品的數量分布以 82.4% 的占比,高于女性用戶的 17.6%。
在數字藏品認知層面,55.57% 的用戶認為,數字藏品的價值在于收藏行為;有 23.29% 的買家認為數字藏品的主要價值體現在經濟價值,并在出售或轉增過程中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潤。有 11.95% 的用戶購買數字藏品的主要動力是獲得發行平臺或品牌方的賦能權益。此外,還有 9.19% 的藏家認為,數字藏品是其融入品牌或偶像粉絲群體的重要的社交貨幣。在數字藏品的價格分布上,近 7 成數字藏品售價處在 50 元以下區間。[2022/10/30 11:57:15]
簡而言之,各國政府和跨國國際組織對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本身偏支持和鼓勵態度.
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或仍超57%疫情拖緩增長速度,但預估年隨著各個行業數字化程度的加深與區塊鏈技術受認可度的提升,全球區塊鏈市場支出呈現逐年大幅增長的態勢。今年,盡管在疫情導致企業整體IT支出削減和全球經濟趨緩的不利前提下,區塊鏈市場支出的幅度仍然較高。根據IDC發布的《全球區塊鏈支出指南2020》報告指出:預測2020年全球區塊鏈市場整體支出將達到42.8億美元,亞太地區的五年復合年增長率為55.3%,全球為57.1%,到2023年,全球支出將達到144億美元;分行業支出來看,金融行業在區塊鏈解決方案上的投入是最大的,但制造業和資源行業在2018-23年期間的增長速度將最快,五年復合年增長率為60.5%;具體的應用方場景向則集中在跨境支付和清結算、貿易融資、交易后結算和監管合規等方面。
生態概覽:國際版圖新晉多家中國企業身影
區塊鏈作為通用型的信息技術,是多類細分技術的組合,因此涉及到的生態體系較為龐大,上游包括芯片、一體機、基礎設施網絡等,中游則是創新的核心,主要包括的區塊鏈平臺、中間件、安全配套服務;下游的應用行業與場景更是普適,基本覆蓋國計民生的所有行業。
2020年7月,新加坡信息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與TribeAccelerator共同研制并發布了一份區塊鏈生態全景圖,其中不僅包括新加坡本土的企業,還涵蓋了全球范圍的知名區塊鏈公司和項目,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從中可以清晰看出全產業鏈的主要參與者。而與2019年的生態圖相比,2020年的新版本增加納入了金鏈盟FISCOBCOS平臺、螞蟻集團、微眾銀行、平安金融壹賬通等中國的項目和企業,這也印證了中國區塊鏈的國際影響力已有進一步提升。
具體來看,上游基礎設施層的主要參與者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云等云服務商,以及比特大陸等硬件廠商;中游的區塊鏈平臺或協議則包括聯盟鏈中的HyperledgerFabric、R3Corda、金鏈盟FISCOBCOS、摩根大通Quorum等,公有鏈中的以太坊、Ripple等,以及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IBM、畢馬威KPMG等;下游的參與者則非常多,其中,金融服務和智慧城市領域成為必爭之地,在資本市場、貿易金融、銀行、保險、支付、信貸、KYC和反洗錢、物流與供應鏈、數字身份與證明、城市基建、交通出行等領域中誕生了大量的應用,在此不一一列舉;除此之外,還有風投與加速器、聯盟協會、科研高校、教育培訓等支持類服務的參與者。
加密黑客在2022年上半年洗劫20億美元資產:金色財經報道,根據Atlas VPN團隊分析的數據,自2022年1月1日以來,網絡犯罪分子已經成功地從175個加密貨幣項目中洗劫了19.7億美元。主要受害者是ETH生態系統,該系統在32次黑客攻擊中損失了超過10億美元。(Finbold)[2022/7/6 1:53:52]
2020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現狀
政策趨向: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范疇自2019年10月24日中央集體學習區塊鏈技術以來,區塊鏈就成為了中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2020年4月,發改委進一步明確將區塊鏈納入了“新基建”的范疇;隨后,5月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其中“新基建”作為對沖經濟下行、重塑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將承擔起中國經濟新引擎的重要地位。據此,在中央層面的戰略部署指引下,各地政府支持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步伐也進一步加快,紛紛制定區塊鏈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產業扶持政策和專項扶持資金政策等,中國區塊鏈產業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
分地域來看,包括北京、上海、廣東等在內的21個省市自治區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及到了區塊鏈。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僅有3個省市、2018年同期僅1個省市,2020年可謂是全面開花。
更進一步地,全國多個省市還先后出臺了區塊鏈專項發展政策或規劃,明確了具體的落地應用領域和行動指南。其中,較為重磅的省級區塊鏈政策包括:2020年5月,貴州以省人民政府的名義發布《關于加快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意見》;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數字廣西建設領導小組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塊鏈產業與應用發展規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塊鏈產業與應用發展指導意見》;9月,廣東省的七個政府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培育區塊鏈與量子信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區塊鏈發展總體規劃(2020—2025年)》。此外,江蘇省工信廳、海南省工信廳、河北省委網信辦等政府部門也出臺了區塊鏈相關的專項行動計劃或政策支持措施。
分行業來看,2020年以來,10余個部委連續頒發多則促進區塊鏈與各領域結合的政策信息,截至11月,國務院、國家郵政總局、工信部、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央行等多部委已相繼發文,要求在多個應用領域結合區塊鏈技術,涵蓋供應鏈金融、郵政業、物流、教育、司法存證、食品安全、交通、農業、制造業、城市管理、跨境金融等10多個行業領域,幾乎遍布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充分顯示出國家引導區塊鏈融入實體產業的政策意圖。
此外,截至2020年7月,在中國央行的推動下,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廣州市、成都市等九個城市推行了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在這些試點項目中,區塊鏈技術扮演了重要角色。下表歸納了各個地方的試點中區塊鏈相關的項目數量,正好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充分顯示區塊鏈在金融科技創新應用中的重要意義。
Tim Draper:比特幣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將達到25萬美元:1月11日消息,風險投資家、德豐杰(DFJ)創始人Tim Draper發推表示,銀行不喜歡比特幣,因為它使它們的關聯性降低,因此您會在周末看到他們試圖操縱比特幣的情況。比特幣到2022年底或2023年初將達到25萬美元。[2021/1/11 15:53:14]
從中國的政策趨向可見,中國早早就開始了對虛擬貨幣的清理,并加強鼓勵引導區塊鏈技術用于實體經濟中,切實支持產業數字化和產業區塊鏈的轉型發展。這與境外不做引導、以致于區塊鏈技術仍然較多用于支持虛擬貨幣、造成眾多市場亂象的政策趨向有著較大的不同,值得境外的政策制定者思考與借鑒。
市場規模:受益于中國經濟強勢恢復,預估年復合增長率超51%
目前,中國經濟已率先從新冠肺炎疫情之中強勢恢復,因此中國區塊鏈市場的發展規模也較為樂觀。根據2020年8月IDC發布的《全球區塊鏈支出指南》預測,2024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整體支出規模將達到22.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1%。一方面的原因是,區塊鏈納入國家戰略和新基建的范疇后,讓區塊鏈在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方面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另一方面,本輪疫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在區塊鏈上的支出和投入,但疫情也暴露了全球供應鏈、食品供應、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以及金融服務等領域的脆弱性,而在這些領域,區塊鏈技術大有用武之地,因此預估將愈加獲得重視。
生態概覽:通過備案的項目數量超越千個,規范式發展格局漸成
區塊鏈的生態參與角色眾多,但發展也較為參差不齊。為便于進行合規引導和規范化管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通過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填報備案信息。2020年10月,國家網信辦發布第四批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至此,已通過備案的區塊鏈信息服務項目的數量已經達到1015個。
我們對這四批清單進行了統計,分城市來看,北京市的項目備案數量最多,達到295個;深圳、杭州、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跟隨其后,但數量上與北京市的差距較大。從項目的類型來看,除了區塊鏈底層平臺之外,主要集中在供應鏈金融、防偽溯源、數據存證、司法仲裁等應用領域。
就目前而言,區塊鏈備案僅是登記,并不代表著監管對其服務的認同。國家網信辦也明確表示,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僅對備案主體所從事的區塊鏈信息服務進行登記,信息由備案主體自行填報,該備案不對具體的主體、產品、業務等承擔法律責任,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將備案結果用于宣傳和其他用途。不過,當備案漸漸走向常態化,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已出現在備案名單中,這對規范和強化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意識、培育良好的中國區塊鏈產業生態有著重要的啟發和指引作用。
火幣大學榮獲“2020品牌強國·區塊鏈(行業)十大品牌”稱號:12月12日,2020品牌強國經濟論壇暨(第四屆)創新成果發布活動正式在北京舉辦,火幣大學憑借在區塊鏈教育領域的卓越表現榮獲“2020品牌強國·區塊鏈(行業)十大品牌”稱號。同時,火幣大學校長于佳寧榮獲“2020品牌強國·經濟年度人物”稱號。
本屆論壇是由經濟日報社(集團)《經濟》雜志社、國務院國資委主管的《市場觀察》、中央電視臺《發現品牌》等多家單位共同舉辦。火幣大學是聚焦于區塊鏈應用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行業教育機構,開設了區塊鏈技術、市場、運營與管理人才的培訓。今年初啟動了“區塊鏈卓越人才教育工程”,?積極面向各界人士提供最優秀的區塊鏈教育資源。在不斷完善課程的基礎上,火幣大學積極與各地政府、高校、協會合作開展區塊鏈課程和人才培養計劃,幫助更多人了解區塊鏈、掌握區塊鏈、用好區塊鏈,加速產業區塊鏈的落地進程。[2020/12/12 15:01:09]
中外區塊鏈技術進展比較
專利成果對比: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遙領全球,已授權數量暫落后于美韓
伴隨全球各國底層框架的數量增加、資金和人力投入的增長、核心技術的不斷攻關,區塊鏈專利的數量也實現了飛躍式的增長。一般而言,專利申請量作為衡量技術發展的重要指標,反映了區塊鏈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熱度。
從申請數量上看,中國在全球范圍內已是遙遙領先。據零壹智庫發布的《2020年全球區塊鏈專利排行榜TOP100》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球累計有5,926家公司申請了區塊鏈專利,數量達到38,064件,覆蓋中、美、韓、澳、新、日等4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公司規模和專利申請數量上均排在世界首位,3,218家中國公司累計申請了20,434件區塊鏈專利,分別占全球總數的54.3%和53.7%。
進入2020年,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不確定性和不信任度的提升,進一步助推了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投入。根據以知識產權為中心的媒體《知識日報》和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比去年同期顯著增加。例如,阿里巴巴(螞蟻集團)在2020年上半年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已經接近2019年全年的數量,騰訊、浪潮、中國平安、百度、微眾銀行、京東數科等中國企業也進入了2020上半年全球企業區塊鏈申請榜單的前十名,中國擁抱區塊鏈技術的速度和努力可見一斑。
據中國專利保護協會《2020年區塊鏈領域全球授權專利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5月,區塊鏈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共有3924件授權專利。其中美國占39%,韓國占21%,中國排名第三,占19%。而企業排名中,排名第一位的是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圍內擁有212件授權專利,比第二名的IBM多出近80件,其中有126件是中國境外的國家/地區獲得授權的專利,境外授權比例超過59%。由于目前中國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大幅領先,相信隨著時間推移,不久后中國獲得授權的專利數量也將反超他國成為全球第一。
聲音 | imToken CEO何斌:DEX將在2020年變得更加普遍:imToken首席執行官何斌表示, 2019年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令人興奮的一年,與2018年相比,DEX用戶數量和DEX交易量都有了巨大的增長。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DeFi的增長。這些新出現的去中心化金融使用案例(如借貸)受益于去中心化的流動性,而它們的采用反過來又有助于去中心化的流動性。我們相信,正反饋循環將繼續形成勢頭,DEX將在2020年變得更加普遍。(Global Coin Research)[2019/12/22]
另外,通過專利授權的分布還能看出區塊鏈的龍頭企業最有可能鎖定的目標市場。例如,從全球排名前12的專利權人的分布情況可見,這些企業普遍關注美國市場,其次是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加拿大、韓國、新加坡等;且專利覆蓋范圍最廣的三家為BlackGoldCoin,Nchain和阿里巴巴,可見對于其區塊鏈領域的國際化布局非常重視和舍得投入。
2021年區塊鏈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機遇
機遇之一:筑就數字新基建,解放數據生產力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將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文件,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以及技術要素相提并論,并強調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探索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規范,支持構建多領域數據開發利用共享場景,全面提升數據要素價值。2020年7月,全國人大公布《數據安全法》,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數據得到有效保護和合法利用。2020年10月,全國人大法工委公開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征求意見,強調在現行法律基礎上制定出臺專門法律,增強法律規范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形成更加完備的制度、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這一系列的文件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標志著我國將高度重視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事實上,數據要素有別于過去我們所看到的一些生產要素,本身具備一些比較獨特的特性的。第一,分散性非常明確,數據往往散落由很多的個人或者機構擁有;第二,數據價值只有聚合起來才能發揮價值;第三,數據要素具備非競爭性,難以實現排他,確權也會比較困難,同時又存在非常強的易復制性。這些特性導致數據要素存在產權難以界定、容易形成數據孤島、不易評估以及發揮聚合價值、容易泄露、容易盜用、容易濫用以及難以追蹤等挑戰。
相應地,未來如果要解放數據要素的生產力,就需要解決三個非常核心的問題:一是需要提供安全存儲的解決方案,二是要提供可信傳輸的一些手段,三是需要提供一個協同生產的機制。
因此,2021年區塊鏈的重要趨勢和使命之一,就是如何通過對自身技術能力的挖掘發揮,以及如何與其他前沿科技進行深度融合,以便夠有效攻克以上三個數據要素需要突破的問題,實現數據要素的產權可以被界定,價值可以被存儲,同時這些價值也能夠被評估,以及可以有效地流通,最終真正能夠實現數據生產力的全面解放。
機遇之二:賦能產業互聯網,實現跨界融合發展
疫情發生之后,非接觸式服務愈加普及,數字化的進程不斷加速,幾乎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全面數字化的時代已經來臨。而如果進一步分析各個行業領域的數字化程度,不難發現,居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領域和金融服務領域的數字化程度已經成熟,而包括第一、第二產業與公共部門在內的產業領域的數字化進程還有大幅提升的空間。因此,產業互聯網與產業數字化成為了當下最重要的發展機遇。
從根本上看,產業數字化的核心是要完成從產業世界和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的映射,構建起基于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在這個方向上,區塊鏈不僅有助于讓“數據”這個新生產要素更合理地流動和配置,同樣也是“產業數字化”破題的關鍵。首先,區塊鏈技術給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引進了新的工具與路徑,區塊鏈的價值在于通過傳遞信任,消除中間機構、信息共享與交易核對的復雜性來優化業務流程、提高運營和協同效率,從而實現成本的降低。
其次,各產業的數字化升級亦給區塊鏈技術的落地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區塊鏈將更好地融入實體經濟,區塊鏈的價值也有望從降成本逐步轉變為商業模型的升級以及收入結構的創新。一方面,區塊鏈能夠把泛產業中的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連接起來,這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物品數字化的過程,而是有密碼學算法保證了數據之間、數據和實體之間的可信對應,達到可信確權的目標。另一方面,區塊鏈還可以在實體之間進行價值傳輸和共享協作,實現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信任傳遞。
更進一步地,從產業數字化發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角度來看,產業區塊鏈應用的普及,還有望促進金融與產業的跨界融合發展,實現金融支持產業實體經濟的無限可能。過去,以互聯網為銷售渠道,金融與互聯網進行了淺層跨界融合;預計未來,金融或將與其他產業進行更多的跨界融合、互聯。其他產業自身的升級、互聯網化數字化需要金融信息化助力,從而可以產生新的金融服務需求。而金融業數字化和信息化比較靠前,通過深度合作,亦可以拉動提高其他產業的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反過來帶來更多創新金融產品機會。
機遇之三:從傳遞信任到傳遞價值,加速資產數字化進程
2020年6月,全球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發布了關于穩定幣和虛擬資產的重要指引,強調大型全球穩定幣可能會導致虛擬資產生態系統發生變化,造成較大的洗錢風險。經過多個監管機構質疑后,Libra協會也改變了定位,表示將錨定單一法幣的穩定幣,并放棄向無許可公有鏈系統的過渡計劃。與此同時,海南省工信廳發布政策表示支持龍頭企業探索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建設,推動數字資產相關業態在海南先行先試。
一系列的事件與動態表明,單一的數字資產或因資產錨難以明確,以至于存在較多的灰色空間與權責爭議,未來面臨的監管也將趨嚴。而原本有價值的資產的數字化反而是政府部門鼓勵推進落地的對象。
展望2021年,伴隨產業區塊鏈和資產數字化的發展,預計未來數字經濟中的服務、產品、資產等大多將以數字形式或區塊鏈方式來承載,那么DCEP作為數字化的法幣將有機會成為數字資產最佳的資金結算工具,進而成為數字經濟的關鍵金融基礎設施。
機遇之四:把握范式轉移契機,擁抱分布式商業
立足于2020之末,全球疫情仍然嚴峻,貿易摩擦仍未平息,在“新全球化”、“雙循環”等新形勢下,過去幾十年被印證可行的眾多商業模式都面臨著巨大挑戰。與此同時,全球各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迎來前所未有的寬松,中國也正在加大深化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釋放制度紅利,各個產業亦加快了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不難預見,引領下一個十年或更長時間的新范式正在醞釀之中。“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洞見并把握當下危中之機,才能在新的范式下立于不敗之地。
信任是商業的基礎。在眾多的挑戰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疫情和貿易摩擦加劇了信任危機的發酵,這也提醒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商業模式的發展路徑。過去的很長時期內,盡管法律、監管、協議等正式制度的出現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但社會成員間的一般性信任等非正式制度依然在經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作用。而當技術的發展水平仍不足以彌合信息的不對稱帶來的信任問題時,商業信任的建立較為困難,商業主體往往只能選擇中心、權威、集中式的信任機制,甚至只能選擇信任“自己”,這也助長了集中式商業的發展路徑。
通過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還可以實現信息或信任的可信傳輸,從而進行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信任傳遞。因此,在這種新型的信任機制和信任傳遞能力之下,多方參與、共享資源、跨越國界協作的分布式商業模式便具備了現實基礎,成為新的商業路徑選擇。分布式商業模式通過松散耦合、自下而上、智能協同等能力或特征,可以加強商業韌性,提升全局的響應速度、迭代速度和應變能力,進而降低風險與成本。的確,數字科技推動了信任機制的變革,為分布式商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機制基礎。同時,信任的普惠化重新定義了我們的商業邊界并助力商業不斷創新,從而加速了分布式商業的不斷發展。
數字經濟時代加速到來,相關核心技術也在匹配落地。在數字經濟誕生的60年中,經歷了五個根本性階段:以計算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主導的時期;以大數據、云計算、AI全方位與數字經濟結合的階段;以芯片制造、算力革命、開源運動介入數字經濟的階段;數字經濟與數字貨幣、數字金融全面結合的階段;確認區塊鏈成為數字經濟成為基礎結構的階段。在這其中,每個階段之間并不是簡單遞延關系,而是互有交叉作用。自上世紀60-70年代開始到今天,數字經濟已形成了相當完備的體系構造。
據統計,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占中國當年GDP的36.2%。與數字經濟相關的光纖網絡占比93.1%,位列全球比例第一;移動互聯網接入數據流量高達1220億GB,同列全球第一。
從全球范圍來看,2019年數字經濟規模最大的五個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德國、日本和英國,數字經濟規模占全球主要47個經濟體數字經濟總量的78.1%。
一種以新興技術為依托,彼此之間融會貫通改變各行各業的時代正在到來。在這其中,進入公眾視野最晚的區塊鏈技術也開始日益發揮出更多效用,并獲得了投資市場的高關注度。
目前在全國四大區域中,珠三角聚集區的區塊鏈產業聚集度僅次于環渤海聚集區。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卻絲毫沒有影響到相關企業的投融資進展。據統計,2020上半年初創期類投資占比最高,其中天使輪占比32%,投資力度較2019年明顯增多。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類機構的帶領下也已經走進產業應用過程中,比如電子證照、金融保險、物流溯源、禽類養殖防疫等領域。
從行業特性來看,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對于區塊鏈的應用需求相對更大。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在區塊鏈技術成熟度、法律法規和標準層面都不能缺席,才能讓技術發揮更好的效用。
本文跟蹤了大家最喜歡的幾種加密貨幣的炒作和價格走勢。加密貨幣愛好者傾向于捍衛他們最喜愛的加密資產。看看XRP和LINK的支持者就知道了.
1900/1/1 0:00:00來源:經濟觀察報 在國內沒有貨幣屬性、沒有貨幣等同法律地位、不能在市場上流通使用的比特幣(Bitcoin,簡稱“BTC”).
1900/1/1 0:00:002021年1月3日9:20,據OKEx,比特幣突破32500USDT,報32515.2USDT,24小時漲幅為11.32%.
1900/1/1 0:00:00一名加密貨幣投資者在2020年追蹤了10種加密貨幣,發現它們的收益率比美國股市高8倍多。這個名為Joe-M-4的Reddit網友稱自己在2020年1月1日,分別用100美元購買了市值排名前十的加.
1900/1/1 0:00:002020年,像Uniswap、Curve和1inch這樣備受矚目的DeFi項目發布了治理代幣,其分配方案對協議過去的用戶進行了大量獎勵.
1900/1/1 0:00:002020年12月中旬,比特幣一舉突破2017年的高位之后,本輪牛市的序幕正式拉開,比特幣開啟了一大波幾乎沒有回調的凌厲漲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