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ETH價格影響,穩定幣Dai的價格持續低于1美元。為恢復Dai與美元1:1錨定的穩定價格,自2019年2月以來,MakerDAO基金風險小組連續提高Dai的穩定費年化利率,從0.5%一路提升到目前的19.516.5%。這一系列升息舉措引發社區熱議。
作為一種資產抵押型穩定幣,Dai在過去一年取得了長足發展。尤其是進入2019年以來,整個MakerDAO項目出現井噴式增長。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穩定幣Dai的市值從年初的7000萬美元增至如今的8400萬,系統內權益代幣MKR市值也從3.26億美元攀升至5.54億美元。
此外,圍繞MakerDAO項目衍生的DeFi也成為市場熱點,更被認為是2019年區塊鏈行業最讓人興奮的發展前景之一。雖然DeFi仍處于一個行業發展的早期階段,但從穩定幣到去中心化交易所、錢包、支付、借貸理財等場景,整個DeFi的生態正在逐步完善。目前,已有數千個DeFi項目上線。
其中,MakerDAO作為整個DeFi生態中的基石項目,影響巨大。DEFIPULSE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MakerDAO項目一共鎖定了3.195億美元,占整個DeFi生態總量的83.61%。
日前,零壹財經·Binary獨家專訪了MakerDAO中國社區負責人、經濟學者潘超,就Dai連續加息、穩定幣、比特幣以及DeFi等諸多問題進行了交流。
受訪者|潘超
提問者|零壹財經·Bianry
問答
“比特幣存在明顯的經濟周期”
零壹財經·Binary:可否簡單介紹一下你在加入MakerDAO之前的一些經歷。
潘超:在加入Maker之前,我大概做了八年貨幣銀行方面的研究。之前曾就職于全球最大的在線教育公司Coursera,當時我也是中國的創始團隊之一。之后我又做了一段時間的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
我接觸比幣和區塊鏈還是比較早的,大概在2013年到2014年的時候,但一直沒有進入這個圈子。2017年我讀完碩士回國之后,朋友向我介紹了Maker這個項目,感覺和我的專業比較符合。之后我和Maker創始人聊了聊,覺得很投機,于是就在2017年8月份左右加入了Maker。
零壹財經·Binary:對于學經濟學或者貨幣學的人而言,比特幣是否會帶來別樣刺激?
潘超:是的。區塊鏈行業是由比特幣衍生出來的,又和密碼學、計算機科學、經濟貨幣學等學科聯系非常緊密,同時它又有協作激勵模型,對于學經濟學的人來說很容易找到共鳴。一個普通的經濟學研究者,很難有機會在現實中從頭開始設計一個經濟體系、經濟制度然后進行試驗。而比特幣和區塊鏈給了所有學經濟學的人這樣一個空間,去做一些現實中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這些都是很有意義也很有價值的嘗試。
零壹財經·Binary:從你接觸區塊鏈到如今,你對行業的認知是否發生了變化?
潘超:還是有很多變化的。最早的時候,我將比特幣視為一種無國界的、非國家化的貨幣;之后出現了以太坊和智能合約,我開始意識到可以在分布式網絡中自動執行代碼,承載諸如交易的一些經濟活動,這在當時的我看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認為改變很多行業,如通訊、音樂、版權等;再后來,我慢慢意識到,不是所有行業都適用區塊鏈,這個時間大概在一年前。當時我和一些朋友討論,覺得金融是區塊鏈最有可能能落地的領域。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正在一步步地驗證我的判斷。
ORC20協議索引器已完整開源,代碼由20scan團隊開發和提供:7月12日消息,據官方消息,ORC20協議索引器宣布其已完整開源,已成為Ordinals中除BRC20外,提供完整索引及開源代碼的代幣協議。[2023/7/12 10:50:19]
零壹財經·Binary:比特幣未來有沒有可能被視為一種貨幣?
潘超:從政府角度,將比特幣視為貨幣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對政府而言,如果將某種東西視為貨幣,就意味著政府對其進行背書,并且其本身也將具有法償性。比如交稅就可以使用比特幣、清償債務也可以使用比特幣。如果比特幣體系出現問題,政府也需進行兜底。所以,政府幾乎不可能從法律層面上將比特幣視為一種貨幣。
當然,可能會有一些國家將比特幣作為一種儲備資產,但在日常的交易和債務清算中很難使用。
那比特幣能不能作為一種私人貨幣或者實現貨幣的某些功能?我個人感覺也是非常難的。比特幣機制有點模仿黃金的通縮設計。在總量恒定的情況下,比特幣可能會遇到金本位時期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我們所說的“通縮螺旋”。大家認為比特幣是抗通脹的,但實際上,通縮可能會對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黃金會退出流通貨幣的舞臺。這種不靈活的供給制度,對于比特幣來說是美中不足的。
但比特幣作為第一種真正實現了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資產,我個人還是看好的。它就像“電子黃金”,會一直存在于加密經濟的發展史中。
零壹財經·Binary:您認為比特幣是否存在經濟周期?
潘超:我覺得是存在的。從2017年到現在,其實已經是經歷了一個周期。從17年底價格呈現一種非理性的增長,到18年泡沫逐漸退去,這就是一個小周期。金融經常就是借貸增加杠桿,進行投機或者投資一些高風險活動。當市場繁榮時,參與者就會出現非理性的不計成本的行為。可一旦出現入不敷出,就會迫使他們進行更多的借貸,最終呈現一種衰退景象。只是在比特幣和區塊鏈領域,這個過程非常快,而且更加劇烈。一方面是因為區塊鏈市場體量比較小,另外一個方面是市場目前尚不成熟,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一些巨頭或者寡頭的影響,會使得這個市場本身的調節機制不那么有效。
“連續提升利率是為了給用戶確定性預期”
零壹財經·Binary:從價格走勢上看,這不是Dai第一次出現劇烈價格波動,為什么此前沒有采用而這次卻頻繁采用利率手段進行調整?
潘超:與之前相比,首先現在在體量上是不一樣的。在Dai早期的時候,大家對于Dai的認知還沒那么強烈,發行量可能也就幾百萬,那個時候價格波動會比較大:有時會高于1美金,有時候會低于1美金。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持有者就會賣出。但這是一種出現在市場尚不成熟的早期階段。
圖:Dai的價格走勢
來源:CoinMarketCap
而最近Dai真正出現偏離一美元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那個時候和現在的情況恰恰相反:Dai的交易價格是高于一美金的,經常在1.02、1.03左右。那個時候我們也做了一個利率的調整,將2.5%的利率降到了0.5%。之后,Dai的價格逐漸回歸了1美金左右,并且市值大量增長。
所以這不是第一次進行利率調整,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地方。這是因為2019年以來,Maker出現了井噴式增長,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市值翻了一番。這也導致Dai的供給量短期內迅速增加,價格跌到低于1美金,再加上市場對于以太坊升值的一個普遍預期,很多投資者利用Dai購買ETH來增加杠桿,從而導致了Dai的價格偏離。
美國DTCC交易信息庫的區塊鏈訪問功能“無人問津”:3月11日消息,美國存款信托和清算公司(DTCC)的交易信息庫(TIW)項目重制版于2022年10月上線。該服務已在云技術上交付,并在訪問層支持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功能。然而,似乎沒有客戶對通過后者進行連接感興趣。
三名知情人士表示,到目前為止,所有客戶都已連接到基于云的TIW。(Risk.net)[2023/3/11 12:55:12]
這次加息過程很漫長,從0.5%到如今的14.5%。我們也一直在觀察市場的反應。現階段對我們來說,保持Dai的價格在1美金是最重要的事情。同時,我們也希望市場對Dai的成本形成增長預期,讓市場感覺Dai的利率會繼續增長,激勵用戶關閉CDP,歸還Dai。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說,現在可用的貨幣工具比較少,尤其是在單一ETH質押的情況下,我們缺少存款利率工具可以使用。這也導致目前我們只能單方面地使用借款利率,去減緩Dai的供給增長。但它的效果是有限的,故而我們也只能通過持續地提高利率去完成我們的目標。
零壹財經·Binary:目前會繼續加息嗎?
潘超:目前Dai沒有繼續脫錨,價格也呈現回歸1美元的趨勢。但在我看來,它的價格還沒有完全穩定。我們會考量一些其他因素,包括以太坊價格本身及其交易量規模。就目前而言,加息的預期并沒有結束。
零壹財經·Binary:如果Dai價格長期脫錨,會造成什么影響?
潘超:主要會影響Dai在支付和交易場景中的應用。對于很多持有Dai的投資者或者做市商來說,如果Dai價格長期脫錨,會極大影響Dai的流動性。支付場景對穩定幣尤為重要,用戶更愿意接受一個價格穩定的Dai。
零壹財經·Binary:Maker希望上調穩定利率改變Dai的現狀,能否簡單描述其中的利率傳導邏輯?
潘超: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上調利率,減少Dai在市場上的供給。具體的傳導機制是,利率提高,用戶借Dai的成本會提高,從而使那些不能承擔高成本的用戶歸還Dai。為了歸還Dai,用戶可能需要從市場上購買。這種購買行為本身就會推動Dai價格的回升,同時Dai在市場上的流通量和供給量也會減少。
零壹財經·Binary:目前很多用戶并不愿關閉CDP,你覺得問題在哪?
潘超:我覺得,一方面是政策存在滯后性,另一方面是用戶存在不確定性。大家或許還沒意識到自身借貸成本的增加,又或者認為利率過兩天會降下去。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升息是一種漸進式的,而沒有一步到位。我們希望給大家一種持續加息的確定性預期,讓CDP投資者主動歸還Dai。
零壹財經·Binary:近期升息公告中都會提到“此前的利率提升對系統影響有限”,你認為是什么影響了利率提升的效果?
潘超:首先,就像之前提到了,目前利率提升只是一種單方面的貨幣工具,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在于政策的滯后性,很多用戶還沒意識到成本的增加。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Dai目前處于一種單一抵押狀態,ETH價格會對Dai造成明顯影響。而在多抵押的時候,有更多資產可以使用,Dai的價格在面對利率調整時會反應更加明顯。
美聯儲會議紀要:聯邦基金利率的最終目標已變得比加息速度更重要:金色財經報道,美聯儲會議紀要:隨著貨幣政策接近“足夠限制性”的水平,與會者強調,聯邦基金利率的最終目標已變得比加息速度更重要。
美聯儲會議紀要前,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12月加息50個基點至4.25%-4.50%區間的概率為75.8%,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為24.2%;到明年2月累計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為29.5%,累計加息100個基點的概率為55.8%,累計加息125個基點的概率為14.8%。[2022/11/24 8:02:10]
零壹財經·Binary:為什么不考慮通過回購來進行調整?
潘超:回購Dai也是可行的,只是提升利率是最市場化的行為。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也不會去做回購。回購是指,Maker用自有儲備資金,在公開市場上以1美元的價格買回Dai。這種做法,會增加我們自身的存貨風險,使我們的資產中存有大量的Dai。我們希望用一種更市場化的方法去調整價格,同時分散風險,提升穩定費率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零壹財經·Binary:作為Dai的項目方,為什么會擔心Dai帶來的風險?
潘超:這里指得存貨風險更多是一種流動性風險,而不是對資產價值本身的擔憂。
零壹財經·Binary:Dai脫錨是短期問題,而穩定費率調整被證明是有效貨幣政策,所以我可以理解為,這一系列的升息只是在進行嘗試嗎?
潘超:不能說是嘗試,因為我們的方向是正確的,而且政策是有效果的。說Dai脫錨是短期問題,主要是因為這次Dai價格下跌主要是由于供給增加和投資者對于以太坊的升值預期增加導致的。這些問題,在多抵押時期都能夠得到更好地解決。
當然,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可能需要更多區塊鏈應用場景的出現,增加Dai的發展空間。
零壹財經·Binary:怎么評價社區內出現的通過分叉解決問題的聲音?
潘超:分叉不能從根本上解決Dai目前的問題。分叉后用戶能以更低的利率借Dai,但這種更低的利率只是短暫緩解問題,不能從根本上消除Dai的價格波動風險。分叉涉及的一些具體改進,如增加存款利息、使用Dai支付利息等,都是可以在多抵押Dai系統中實現的。所以沒必要進行分叉。
而且分叉對于Maker這樣一個沉淀了很多資產的項目來說,是很困難的。因為Dai需要大量的用戶信任,而分叉會在某種程度上消耗這種信任。
零壹財經·Binary:這次另一個被談論比較多的是MKR代幣。請問,MKR持有者在Maker系統的決策過程中充當什么角色?
潘超:MKR是系統的管理者,系統的收益最終會到MKR持有者手中。系統中收取的利息其實就是對MKR持有者承擔風險和管理系統的回報。
在具體的決策制定上,目前MKR持有者主要通過投票選擇最合理的提案。而提案的提出和相關參數的設定,目前還是由Maker本身專業的風險團隊去操作。之后當提案被寫入系統后,MKR持有者還會進行一輪投票,決定是否執行該行為。簡而言之,目前MKR持有者在系統中擁有投票權,不擁有提案權。
從治理層面來看,目前還是處于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由Maker提案,MKR持有者投票并選擇是否執行。從長遠來看,我們希望Maker是一個DAO,一種去中心化的自主運行的組織。MKR持有者可以選擇任何團隊去設定參數并進行投票。但到這一步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報告:勒索軟件攻擊頻率隨著比特幣價格下跌而下降:7月26日消息,據美國網絡安全公司 SonicWall 的一份報告,2022 年上半年全球勒索軟件攻擊的數量呈下降趨勢。SonicWall 的研究人員在 2022 年上半年記錄了 2.361 億次勒索軟件嘗試,同比下降 23%。研究人員表示,加密貨幣價格的暴跌使網絡犯罪分子遠離勒索軟件。(theblock)[2022/7/26 2:39:04]
零壹財經·Binary:如何看待Dai和以太坊之間的關系。
潘超:在目前的眾多公鏈中,我覺得以太坊是最出色的。當然以太坊在交易速度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對于Maker本身來說,速度不是一個實際上存在的問題,因為有專門解決速度問題的xDai鏈和諸多狀態通道等。
以太坊對于Maker影響比較大的是資產端問題,目前以太坊并沒有太多優質資產。所以,Maker目前也不局限在以太坊。因為Maker本身就是一個DApp,所以理論上我們可以遷移任何一條公鏈上。只不過目前來看,以太坊還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另外,傳統資產上鏈是我們認為很重要的一個方向。Maker作為一個借貸系統,需要很多優質資產。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傳統公司還是會選擇以太坊,比如摩根大通銀行,也是選擇了基于以太坊的區塊鏈網絡。再比如我們近期看到歐洲的一些銀行,也在嘗試在以太坊上發行債券。
所以總體來說,以太坊現階段還是最好的公鏈。
目前大概2%的ETH鎖定在Maker生態中,我個人認為這個比例不能超過10%。因為資產端一定要足夠分散化。市場上的眾多穩定幣,基本上都是基于以太坊發行。這些穩定幣在多抵押時可以切到Dai的資產中。多資產抵押的Dai,會減少對于ETH價格的敏感度。
零壹財經·Binary:簡單回顧Maker過去一年的工作和成果。
潘超:Maker在2015年就啟動了,2017年12月份正式發布。在2018年,Maker完成了從零到幾百萬規模的跨越。從2019年開始,Maker迎來了一個爆發式增長。可以看到,Dai的市值翻了一番,同時MKR的市值也實現了翻倍。更重要的是,產生了我們今天經常談到了去中心化金融體系。Compound使用Dai作為基礎貨幣,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借貸工具,比如Dharma等。另外,系統內還出現了第一條以穩定幣作為原生代幣的鏈——xDai。這條鏈基于PoA,在很多支付場景都很便捷。
所以,無論從市值、金融項目、還是使用場景來看,過去一年Dai都取得了很多成果,而且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社區驅動的。Maker在過去一年最大意義在于,撐起了以太坊上的金融生態。
“穩定幣需要平衡合規性和流動性”
零壹財經·Binary:穩定幣如何定義比較合適?
潘超:找到一種精準的穩定幣定義,其實是很困難的。現在大家把很多數字貨幣都視為穩定幣,比如摩根幣。在我看來,穩定幣是一種基于區塊鏈發行、價格與主流法定貨幣錨定的一種貨幣。另外,我們現在談論的穩定幣,更多是一種零售型穩定幣,就是面向大眾發行和交易。
零壹財經·Binary:如何看待摩根大通等發行的數字貨幣?
私人和公開上市的加密礦工已積累20億至40億美元的債務:金色財經消息,根據行業參與者匯編的數據,私人和公開上市的加密貨幣礦工已經積累了20億至40億美元的債務,以資助其在北美建設龐大的設施,隨著礦工產出的價值隨著比特幣價格急劇下降,加之熊市中債務到期,加密貨幣礦工面臨追加保證金的通知,或將不得不出售比特幣和挖礦設備。[2022/6/29 1:40:10]
潘超:像摩根大通發行的JPMCoin是一種內部的結算憑證。的確,從某些層面來看,它又像是“穩定幣”的一種:價格與美元1:1錨定,基于區塊鏈發行。但它與一般認知中的穩定幣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它是摩根內部結算體系中的憑證,不對公眾開放。或者可以說,它是一種普通人“觸碰不到的穩定幣”。當然,摩根幣是一種非常有意義的嘗試,也有它自身的價值。
我覺得,貨幣本身就是分階層的,穩定幣也是如此。在不同的階層當中,穩定幣也需要解決不同場景中的不同問題。比特幣可以解決資產儲值的問題,而摩根幣主要解決的就是面向企業的大額資金結算問題,而傳統意義上的穩定幣主要用于做市商和交易所之間的交易、套利等場景。
零壹財經·Binary:如何看待市場上的各類穩定幣?
潘超:目前穩定幣主要分為兩種,一種以USDT為主的,是以主流法定貨幣抵押發行的穩定幣。USDT對于中國和其他非美國國家市場,也被認為是一種和美元相關的價值存儲。對交易者而言,穩定幣是交易過程中的停泊港,可以在資產保值的前提下觀望市場,出現機會及時入場或危機來臨套現離場,給自己足夠的斡旋空間。
第二種就是數字資產抵押發行的穩定幣。這種穩定幣本身是一種流動性和信用的拓展,功能也更多一些,無需依賴法幣,同時可以釋放抵押資產的流動性。以Dai為例,用戶可以在不失去ETH收益的前提下,獲取更多流動性。這也是為什么我看好Dai的原因。Dai已經從一個簡單的出入金渠道,拓展到一個可以釋放流動性的金融市場。
而對于算法央行類的穩定幣項目,我個人不是很好看。這類都是完全無抵押的的嘗試。但這類的經濟模型是非常值得質疑的,目前的區塊鏈發展階段很難形成一種完全無抵押的穩定幣。
零壹財經·Binary:為什么穩定幣會備受關注?
潘超:2017年年底,隨著加密貨幣的爆發,市場急需一個法幣入金通道,穩定幣于是出現了。USDT就因為在那個時候滿足了市場需求,市值急速增長,翻了幾十倍。但同時,USDT本身也存在諸如不透明、不受監管等問題。于是,市場上其他一些主體就企圖挑戰或者取代USDT,從而諸如TUSD等一些穩定幣產品也相繼出現。
另外,眾所周知,USDT背后是Bitfinex交易所,也支撐著該交易所的交易。其他交易所也會有動力去發行自己的穩定幣,去搶占USDT的市場份額。目前國內很多交易所也已發行或者準備發行自己的穩定幣,為的就是讓用戶使用自己的穩定幣進行交易結算,并從中收取手續費或通過其他方式獲取收益。目前穩定幣要么是信托公司去做,吸收用戶存款,賺取中間差價;要么是交易所在做,希望交易結算控制在自己手中,并搶占市場。
零壹財經·Binary:穩定幣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潘超:這個需要區分市場。對法幣抵押型穩定幣來說,USDT的先發優勢很明顯。要和USDT競爭,就需要在監管層面有優勢,從而衍生更多信任。當然,還需要解決流動性問題。但這又是矛盾的:要取得監管的信任,就需要損失一部分的流動性。所以,穩定幣的核心競爭力就體現在:一方面要有資產的保障和兜底,另一方面有足夠的流動性。
而在數字貨幣抵押型穩定幣市場上,首先是合約要足夠完美和安全,其次在于抵押品框架的設計和風險控制。如何去挑選一些優質抵押品、如何組合抵押品、如何設定抵押率都是很重要的,更多還是一種資產管理層面的問題。當然,如果要將一些實物資產上鏈,豐富資產端,也會涉及到合規層面的問題。
零壹財經·Binary:未來穩定幣的整體競爭格局會是怎樣?是百家爭鳴,還是只會剩下一家或者數家?
潘超:未來市場上肯定不會有如此多的穩定幣。我認為,每個應用場景中未來會剩下一到兩種穩定幣,而且每種留存下來的穩定幣都擁有獨特的優勢。在法幣抵押型穩定幣中,我認為USDT會長期存在,只要它不出現監管層面上的問題。USDC可能也會占據一定的市場,因為它在監管層面具備一定優勢。而對于數字資產抵押型穩定幣,Dai現在是獨占市場的。但如果未來能夠打通所有鏈的話,可能會出現一種新型穩定幣主導市場。
關于DeFi
“去中心化金融?No,開放式金融!”
零壹財經·Binary:用簡單的話向小白介紹DeFi,你會怎么表達?
潘超:DeFi是利用區塊鏈上的資產通過自動執行的合約,無需第三方的托管與審核,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并創建賬戶進行交易的一套金融體系。
零壹財經·Binary:DeFi的愿景是一切資產通證化,在全球開放市場中,可以以任意顆粒自由交易。這與之前孟巖、元道等人提出的通證經濟感覺有些類似。不知道你怎么看?
潘超:DeFi如果想走出今天的存量市場,確實需要將很多實物資產上鏈。但這并不是DeFi最核心的點。DeFi更多是一些金融相關的產品與協議,是有選擇性地將合適的產品進行上鏈。
而通證經濟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一切與之相關的內容都可以納入其范圍之內,比如資產上鏈、甚至積分等都是在其研究范疇中。所以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蠻大的。
零壹財經·Binary:DeFi與FinTech之間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哪?
潘超:DeFi可以說是FinTech的一種,兩者都希望通過科技改變金融,只是DeFi更加細分。具體來說,FinTech之所以能夠發展,原因在于數據都被中心化。金融機構可以使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給每個參與者“貼身份”,并以此達到預測和風控等目標。這是FinTech的特點。
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與DeFi背道而馳的。DeFi更強調數據分散化,數據不是由中心化機構壟斷,每個個體有權使用并對自己的數據進行計算。同時,DeFi強調匿名性。
DeFi和FinTech就像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極端處理方式。雙方需要往中間地帶去尋找一種平衡。FinTech的問題在于數據過于集中化,個人隱私得不到保證;而DeFi的問題恰恰在于缺少一種由海量數據形成的身份識別系統,而缺少這種系統,信用貸款等很多業務都存在各類風險。DeFi要去向FinTech學習,合理利用好鏈上數據,嘗試去對用戶進行身份識別;而FinTech需要向DeFi學習,保護用戶個人隱私以及海量數據的安全性。
技術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于技術背后是哪些群體出于何種目的如何使用。區塊鏈也可以被作為一種監管友好型的嘗試,就像摩根大通在做的事。甚至在不同地區,技術所追求的東西也可能是不一樣的。比如在美國,可能更追求去中心化金融;而到了一些發展中國家,可能會更愿意犧牲隱私性去換取更好的便利性。
零壹財經·Binary:如何看待Maker在整個DeFi生態中的地位?
潘超:現在大部分DeFi項目都是在以太坊上進行的,原因在于以太坊上目前聚集了很多流動性很好的資產。而Maker是在以太坊上提供了一種基礎的穩定貨幣。我一直把Maker比作以太坊上的“央行”,是基礎貨幣的創造者。如果說,將ETH比作以太坊上發行的“國債”,那么Dai就是通過抵押“國債”發行的基于每個人的流通貨幣。而類似compound、Dharma等項目都在系統中發揮著類似“商業銀行”的職能,層級關系很明確。
可以說,目前整個DeFi生態是圍繞著Maker建立的。
零壹財經·Binary:雖然DeFi目前的生態體系正在逐漸完善。但除Maker之外,很多DeFi項目的運營情況都不樂觀,用戶規模很小。對大多數用戶而言,現階段很多DeFi項目充其量只是一個次優選擇,對用戶認知門檻、操作難度都很高。在你看來,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潘超:我認為主要問題在于資產端缺少更多優質資產的選擇,DeFi面臨的還是一個存量市場。
當然,用戶體驗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如何教育用戶合理使用和保管私鑰等。但這不是去中心化金融特有的問題,很多區塊鏈項目都有這樣的缺陷。很多項目也一直希望提高用戶體驗,但難度比較大。
另外,對于DeFi來說,需要打造一個支付場景去支撐整個體系。但目前,在支付這個領域還沒出現特別好的解決方案。不過,現在也有一些項目和技術在做這方面嘗試。
但終極問題,我還是認為在資產端。這也導致DeFi不可避免地要與現實世界進行一些結合,將現實中的一些優質資產映射或者托管到鏈上,增加資產端的豐富性。這里會有一些權衡,DeFi不能追求完全去中心化,要求所有資產完全不受中心機構控制。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認為“去中心化金融”不是對DeFi最準確的表達。中心化是分程度的,我覺得DeFi更合適的表達是“開放式金融”,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沒有太多準入規則。
零壹財經·Binary:DeFi會對傳統金融市場和區塊鏈市場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潘超:我認為,區塊鏈通過DeFi可以與傳統金融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解決傳統市場中存在的一些問題。DeFi在跨境支付,或者對缺乏傳統金融基礎設施的地區來說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對傳統金融來說,DeFi更多是一種技術層面的改進。之前傳統銀行的數據是不會對外開放的,但最近興起的開放銀行運動就是銀行在向第三方提供信息。當然目前還只限于可讀階段。那之后會不會延伸到可寫入階段?第三方機構是不是有可能參與到記賬的過程?我覺得這都是可以想象的領域。
零壹財經·Binary:DeFi與傳統金融市場的融合是否需要特定的契機?
潘超:我覺得是需要的,因為DeFi需要擺脫目前存量市場的限制,引起更多人的關注。目前傳統金融市場的運行足夠好,在這種情況下DeFi需要往前多邁出一步,去為那些沒有享受到傳統金融服務或者在現有體系中受到差別對待的用戶提供服務。
零壹財經·Binary:最后,描繪一下你心目中DeFi未來的樣子。
潘超:這個蠻難想象的,可能更適合一個科幻小說家去做這樣的事。我能想象到的,未來Dai會成為一種真正的點對點的支付現金。雖然目前電子支付已經十分方便,但還是需要依托App和很多其他的信息資料,而DeFi未來有可能真正能做到點對點的支付場景,無需第三方機構參與,甚至通過郵件就可以完成轉賬。這是我認為未來DeFi會比較成功的場景。這也算實現了中本聰最初的愿景吧。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及受訪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近期,隨著區塊鏈跨鏈技術Cosmos的發布以及它對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潛在威脅,針對區塊鏈互操作性也引發了不少討論.
1900/1/1 0:00:00尊敬的用戶: 為了提高礦工的收益,火幣礦池將對BTC或BCH挖礦的用戶分配ELA聯合挖礦收益,并將于2019年5月6日開啟收益發放.
1900/1/1 0:00:00區塊鏈不會撒謊,真相藏在地址中。我們都知道,區塊鏈是公開透明的分布式賬本,每個全節點都有一個完整的賬本。而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這些加密數字貨幣,就是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誕生的.
1900/1/1 0:00:00本著負責,專注,誠懇的態度用心寫每一篇分析文章,特點鮮明,不做作,不浮夸!本內容中的信息及數據來源于公開可獲得資料,力求準確可靠,但對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證,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1900/1/1 0:00:00作者/曉通 幾個小時之前,屬于全球金融人士的嘉年華剛剛落下帷幕。北京時間5月4日22點,來自全球各地的4萬多名金融行業投資人齊聚在美國奧馬哈,參加每年一度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
1900/1/1 0:00:00據科技新聞網站GeekWire5月6日報道,總部位于美國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將采用科技巨頭微軟的Azure區塊鏈服務來跟蹤咖啡生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