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不可能三角。區塊鏈中流傳著一個令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真理”:不可能三角。很多項目方打著“打破不可能三角”、“突破不可能三角”的旗號也不絕于耳。人們始終認為,不可能三角問題就是區塊鏈當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打破它”是意件極具意義的事情。但是這很矛盾。科學意義上的“不可能”就是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那它怎么可能“被打破”、“被突破”呢?
這不是一篇要蓋棺定論的文章,它的出發點是為了探討,探討區塊鏈領域一個幾乎人人都知曉的概念:不可能三角。
我們要探討它是一個真概念,還是一個偽概念。因為只有當我們分辨出真偽,不再聚焦、不再利用、不再浪費開發能力在偽上,才有可能去探索區塊鏈中真正需要被關注、被解決的問題。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不可能三角的演變史;對不可能三角的質疑;分布式系統CAP定理是真正的不可能三角。
“以訛傳訛”的不可能三角演變史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是指一個區塊鏈系統不可能同時滿足三個角,它必須以部分的犧牲某個角為代價,換取另外角的指標的提升。
1.長鋏版本
在中國,最早提出不可能三角理論的是長鋏。他在2014年發表了一篇名為《不可能三角形:安全,環保,去中心化》的文章,并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不過,這篇文章討論的是加密貨幣的不可能三角,結論是“環保型密碼學貨幣”是不存在的。這與我們如今談論的不可能三角的適用領域完全不同。長鋏是這么描述不可能三角的:
NFT系列Milady Maker地板價升至3.8 ETH,過去30日漲幅達70%:5月10日消息,據OpenSea分析面板數據顯示,NFT系列Milady Maker 地板價升至 3.8 ETH,過去 30 日漲幅達 70%。[2023/5/10 14:54:35]
在此,我提出一個三元悖論:去中心化、安全、環保構成一個不可能三角形。
設計一個既環保又安全的密碼學貨幣,它必然是中心化的,比如PPcoin、Nextcoin、Ripple,它們要么本身就是中心化的架構,要么其去中心化的架構不可維持,它們本質上仍是和PayPal、網銀一樣的中心化驗證機制。
設計一個既環保又去中心化的密碼學貨幣,它必然是不安全的,比如IP投票制的P2P貨幣,中本聰起初就已排除了這種可能,他認為“如果決定大多數的方式是基于IP地址的,一IP地址一票,那么如果有人擁有分配大量IP地址的權力,比如僵尸網絡,就有可能主宰比特幣網絡”。
設計一個安全的去中心化貨幣,它必然是以付出能源與計算力為代價。工作量證明是以去中心化形式構建安全產權認證系統的第一個解決方案,也可能是唯一解決方案。
長鋏提出的“去中心化”和“安全”在用詞上與現今的流行版本一模一樣,但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卻截然不同,長鋏版本中指的是貨幣的機制和貨幣的安全。
2.VitalikButerin版本
Celestia啟動測試網Blockspace Race第二階段:金色財經報道,模塊化區塊鏈網絡Celestia已啟動測試網Blockspace Race第二階段,跨鏈橋節點、全存儲節點和輕節點可以開始參與。此前報道,3月15日BlockspaceRace上線,參與者可以在Tiascan上找到排行榜和地區分布[2023/3/30 13:34:30]
流行版本的不可能三角理論來自“Vitalik”,是指一個區塊鏈系統無法同時兼顧去中心化、可擴展性、安全性,這個三角被廣泛地引用進了各種演講、報告、文章,甚至白皮書中。
但它真的是由Vitalik提出來的嗎?
該不可能三角發源于GitHub以太坊目錄下的一篇文章,名為《Onshardingblockchains》,文中首次提出了這個三元悖論。
這篇文章隸屬于以太坊的《ShardingFAQs》系列,由一位名叫JamesRay的團隊成員創建并維護。這個系列用來做什么?用來回答大家關于分片的種種問題。
也就是說,所謂的Vitalik提出的理論,其實只是以太坊團隊成員在一篇回答社區問題的文章中提及,不僅與Vitalik無關,不僅不是論文,它連主題性文章都算不上。但真相還不止于此。
為清晰起見,逐條說明關于“Vitalik”版不可能三角的一些事實。
1.原文用的是“Thissoundslikethere’ssomekindofscalabilitytrilemmaatplay”,再結合上下文,會發現不可能三角這一理論的提出是沒有經過任何邏輯的、系統的論證,作者只是列舉了一些問題后就提出了這個觀點。而且作者在文中用的就是不確定的表達,卻在后來被人們當作了無疑的真理。
卡牌游戲開發商Splinterlands完成500萬美元預售輪融資:9月26日消息,卡牌游戲開發商Splinterlands宣布完成500萬美元預售輪融資,目前50萬份Riftwatchers版本卡包已全部售罄。Splinterlands是一款基于Hive鏈和BSC鏈上的卡牌收集游戲,曾用游戲名“Steemmonsters”,之后加入NFT、土地拍賣等元素,改名為Splintershards。(BSC News)[2022/9/26 22:29:56]
2.原文的上下文都在討論“scalability”,甚至作者也稱其為“scalabilitytrilemma”,也就是說,這個三角本是針對“區塊鏈可擴展性”的,但卻被擴大到“區塊鏈”,從ScalabilityTrilemma演變成了BlockchainTrilemma。
3.對于三個角:Decentralization、Scalability、Security,作者給出了明確的定義,比如安全是“beingsecureagainstattackerswithuptoO(n)resources”。也就是說,作者的三角是限定狀態下,并基于這種限定狀態進行討論,但卻被擴大到無限定條件的區塊鏈。
不過,“Vitalik”不可能三角最大的問題還不是上述事實,而是提出這個觀點的環境。它出現在用來介紹以太坊分片技術的文章中。
跨鏈協議Ren宣布2.0版本,最早將于9月獨立上線:8月10日消息,跨鏈協議Ren公布Ren2.0版本及路線圖。Ren2.0將通過更徹底的去中心化與基于FROST的更簡單的MPC算法,提升跨鏈的安全性、可擴展性;并包含一個 EVM 層,以便捷多鏈應用的開發。據悉,擁有 10 萬枚 Ren Token 將可以成為運行 RenEVM 的驗證器。Ren2.0最早將于9月推出,并與現有網絡并行運行,預計明年年底合并。[2022/8/10 12:15:29]
寫過論文的人知道,為了證明自己的研究解決了問題,第一步就是提出問題;為了證明自己的研究厲害,第一步就是把問題描述的很重要、很難解決。《Onshardingblockchains》這篇文章的結構正是如此。
首先通過對現狀的描述,給出“不可能三角”這個問題;接下來分析多種方法,指出別人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最后提出自己的方案,論證該方法可以如何完美地解決問題。
沒錯,如果耐心一些,把“Vitalik”提出不可能三角理論的文章看完,就會發現以太坊已經通過它的分片技術解決掉這個三角難題了。所謂的“不可能”,在它誕生的第一天就被論證為“可能”了。
JamesRay在文章中寫下這個不可能三角,只是為了論證以太坊通過分片技術可以實現可擴展性,只是為了證明wecanbreakthroughscalabilitytrilemma。
星輝娛樂:公司全資子公司星輝天拓已成為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常務委員:7月8日,A股上市公司星輝娛樂在互動平臺表示,元宇宙游戲將原本割裂的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深度融合,對游戲裝備及技術有較高的要求。目前公司全資子公司星輝天拓已成為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未來將進一步了解行業相關動態,探尋相關技術與游戲的有機結合,努力為玩家提供沉浸式的游戲產品體驗。(財聯社)[2022/7/10 2:02:58]
關于這個三角,文中定義清晰、描述嚴謹,并無問題,只是在后來被多維度誤解了。下圖是以太坊在這個問題上能實現的解決程度。
立不住腳的不可能三角
不可能三角得到廣泛的認可,除了與長鋏或Vitalik的知名度有關,更多的是因為這個理論看上去是正確的。但它真的經得起推敲嗎?
不妨重新思考三個問題:
什么叫去中心化?什么叫可擴展性?什么叫安全性?能確切的回答它們各自的含義嗎?如果一個理論中的概念都無法準確定義,該理論有什么價值?
把三個角變成兩個角,“不可能”的矛盾關系還存在嗎?把三個角變成四個角,“不可能”的矛盾關系還存在嗎?如果存在,提“不可能”三角的獨特意義何在?
不可能三角對區塊鏈項目的工程實現有什么實際的指導作用?
“可擴展性”在少數版本中被替換成了“性能”,但即使沒被替換,人們在語義上也是用“可擴展性”來指“性能”。但這兩個概念是不具備等價性的,擴展性只是提高性能的方法之一,性能只是擴展性實現的功能之一。下圖是常見的不可能三角的版本。
EOS的21個節點常被用來證明不可能三角的正確性,人們認為它是犧牲了“去中心化”,換來了“性能”,但當我們擔心EOS的“去中心化”時,擔心的是什么?擔心的是EOS因為中心化而不夠“安全”,去中心化與安全是緊密相關的。
“去中心化”和“性能”是不可能兩角的說法反而比不可能三角更為精準,僅僅兩角就能說明區塊鏈現階段的狀況。
另一個角度,犧牲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就能保證區塊鏈系統的安全嗎?顯然不是。安全很大一部分是純技術的解決方案。那么不可能三角中的安全指的是什么?提這種局限的安全的意義又何在?
除了用于“吹牛”,不可能三角似乎對區塊鏈項目的工程實現沒有任何實際的指導作用。我們無法想象一個項目的負責人對團隊成員說,“為了提高性能,我們可以對系統的安全性做一些犧牲”,也無法想象負責人會說“為了去中心化,這個系統不要求高性能”。
事實也正是如此。從來沒有一個項目說自己為了提高不可能三角的某個指標,而犧牲了其他的指標,他們說的是自己“突破了不可能三角”。
如果說不可能三角是真概念,那么它最大的意義恰恰就是告訴項目方,系統必須要在這三個指標間做出取舍,而不是“突破”,可以突破的都不叫“不可能”。
分布式系統CAP定理是真正的不可能三角
追究不可能三角的真偽,一方面是因為偽概念給了偽項目生存的土壤,這很糟糕;另一方面是希望人們能把焦點集中到真正的問題上。
在區塊鏈,有價值的不可能三角是分布式系統CAP定理。它是指分布式系統無法同時確保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區容忍性。
EricBrewer在ACMPODC會議上首次提出了CAP猜想,之后,麻省理工學院的SethGilbert和NancyLynch從理論上證明了該猜想,使之成為一個定理。
CAP定理是分布式系統領域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深刻影響著分布式計算與系統設計的發展。
CAP定理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區容忍性的具體含義如下:
一致性:如果系統對一個寫操作返回成功,那么之后的讀請求都必須讀到這個新數據;如果返回失敗,那么所有讀操作都不能讀到這個數據,對調用者而言數據具有強一致性。
可用性:所有讀寫請求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得到響應,不會一直等待。
分區容忍性:系統中的網絡可能發生分區故障,即節點之間的通信無法保障,但這不影響系統正常服務。
CAP定理認為分布式系統最多只能同時實現上述三個要素中的兩個。在某時刻如果滿足AP,即分隔的節點對外服務,但不能相互通信,這將導致狀態不一致,不能滿足C;如果滿足CP,那么在網絡分區的情況下為達成C,請求只能一直等待,這將無法滿足A;如果滿足CA,即在一定時間內要達到節點狀態一致,則要求不能出現網絡分區,這將不能滿足P。
這一結論告訴設計者不要浪費時間去研究如何兼顧這三要素,因為根本不可能,在進行分布式架構設計時,必須根據具體系統的需求做出取舍。
不可能三角并不是限制,它反而是在正確的道路上開拓了設計師的思路,讓他們在多樣化的取舍方案下設計出了多樣化的系統。
過去十幾年里涌現出不計其數的分布式的新系統,正是基于數據一致性和可用性的相對關系產生的——對于分布式系統,分區容忍性必須滿足,否則該系統就毫無意義,因此,其實是在一致性和可用性之間做選擇。
區塊鏈系統的設計也正是如此。
在區塊鏈中,C(一致性)是保證各個鏈的各個節點讀出來的數據都一樣,A(可用性)是保證各個鏈的各個節點可以在不同步完全的情況下實現交易,而因為節點是分布的,P(分區容錯性)是必須要保證的。基于這三個要素和對三個要素的取舍,有了BFT類共識、PoW類共識和其他共識算法。
小結
就像沒有一個通用的分布式系統,也沒有通用的共識算法。CAP定理指導著區塊鏈共識和治理的設計,決定著其分布式系統的功能和實現。
不可能三角的迷人之處在于:科學告訴我們什么是不可能的,而工程告訴我們可以付出一些代價,把它變成可行。CAP定理具有這種帶張力的美感,反觀流行版本的不可能三角,似乎并不具備。
Tags:區塊鏈ALIITATAL區塊鏈dapp開發例子Herbalist TokenRealital MetaverseFermat Capital Management
近期比特幣價格持續創新高引起熱議,有很多人都在猜測其大幅漲價的原因,其中“巨鯨”是較多被提到的一種.
1900/1/1 0:00:00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七部門聯合發布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ICO定位為“非法金融活動”.
1900/1/1 0:00:00通證通研究院×FENBUSHIDIGITAL聯合出品文:宋雙杰,CFA;田志遠;金佳豪 特別顧問:沈波;Rin 導讀 針對BTC在隱私性方面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匿名通證應運而生.
1900/1/1 0:00:00?2019年7月4日18時,亞洲穩定幣HKDT總裁徐飛攜節點資本創始人杜均、星耀資本創始合伙人劉江、比格基金創始人老何、Trip.io創始人沈巍、BitDATA創始人KEN、BHEX創始人巨建華.
1900/1/1 0:00:00PP錢包致力于為大眾提供一個安全、便捷、高效的數字資產平臺,通過打通數字貨幣與實體世界的連接,讓每一個人更便捷的存儲數字資產,豐富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推動其服務于商業進步和社會發展.
1900/1/1 0:00:00核心閱讀 中辦國辦去年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打破信息孤島,統一明確各部門信息共享的種類、標準、范圍、流程,加快推進部門政務信息聯通共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