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彥廷,于區塊鏈解決方案服務商Pelith沛理科技擔任專案經理
既然要談代幣,就必須先厘清代幣的定義。用比喻來說明的話,我們現實世界中有各國發行流通的法幣,如:美金。然而,有些公司為了便于平臺管理或流通便利性等因素,會發行在平臺流通的「代幣」,如:LinePoints。
在區塊鏈的世界里,其實也存在類似的概念,在公鏈上流通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就像是各國的法幣,普遍被稱之為「協議代幣」。
然而,在以太坊上我們可以透過智慧合約客制化來創造出類似于代幣性質的產物,可稱之為「自定義代幣」,透過智能合約來賦予代幣功能,類似我們傳統上理解的代幣。
「協議代幣」與「自定義代幣」我們都稱為加密貨幣。而「協議代幣」往往有自己的區塊鏈或類似的分散式帳本技術,不需要任何其它區塊鏈就能獨立運作。而「自定義代幣」則是利用現有的區塊鏈,透過智能合約或其它方式來發行及運行。
歐易OKEx將于3月18日推出DeFi系列科普視頻:據歐易OKEx官方消息顯示,歐易OKEx將正式推出DeFi系列科普視頻《歐易DeFi20講》,本系列節目由歐易OKEx亞太區CEO馬克金主講。該視頻首期將于3月18日11:00(HKT)推出,用戶可以在歐易OKEx官方學院、金色財經觀看。
《歐易DeFi20講》主要包含DeFi入門指南、全景解讀DeFi生態及如何參與DeFi三個篇章,可以輕松使用戶了解DeFi原理,洞察DeFi價值,掌握DeFi熱點,更多詳情請關注歐易OKEx官方學院。[2021/3/18 18:55:59]
本文主要是以「自定義代幣」為主題來介紹。
2017年的ICO浪潮開啟了大發幣時代,人人都能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發行自己的代幣。但其實在以太坊上線之前便已有區塊鏈代幣的存在。
區塊鏈代幣的起源:染色幣
IMF今日發布的加密貨幣科普視頻實為兩年前舊聞,且存在諸多疏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日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條關于加密貨幣的科普視頻,這段時長兩分鐘的視頻最初發布于2018年6月。該視頻稱加密貨幣是“貨幣進化的下一步”,但沒有特別提到DLT、區塊鏈,甚至是代幣名稱等術語。BTC、XRP和ETH只出現在說明加密交易的圖形中。盡管這段視頻到目前為止已經獲得了超過13.7萬的點擊量和2900個贊,但來自加密社區的許多反應都是批評的,他們指出了信息中的漏洞和似乎具有誤導性的措辭。
Reddit用戶nanooverbtc稱:“他們犯了很多錯誤,比如把私鑰稱為密碼。”該視頻也沒有討論挖礦或加密貨幣供應。Kraken策略師Pierre Rochard等知名人士表示:“可證明的稀缺性是比特幣有趣的原因,你忘了提這一點。”(Cointelegraph)[2020/8/24]
代幣的歷史最早可以溯及到比特幣上的染色幣。但比特幣沒有智能合約,要如何發幣呢?當時鑄造Token的做法是:我們把1Satoshi重新定義為1USD。
聲音 | ETC Labs主管:科普教育是未來幾年公鏈面臨的巨大挑戰:ETCLabs主管Darin Kotalik認為,科普教育是未來幾年公鏈面臨的巨大挑戰,人們必須要對區塊鏈有基本的認識,分清楚公鏈和私鏈的區別。[2019/8/25]
如此一來,1Bitcoin(100MillionSatoshi)的價值便變成了100MUSD。然而這樣的做法必須具有公信力,因此鑄造的機構應該要抵押100M的USD來擔保這100M的Satoshi具有等值100MUSD的價值。
于是我們會說這些比特幣被染色了,因為它代表的不再是比特幣的帳面價值,而被賦予了新的價值意義,只是這個Token透過比特幣的區塊鏈網絡來進行流通。我發送給你100Satoshi,其實是發送給你100USD。
但這100M的染色幣要怎么跟其它比特幣來區隔呢?于是許多鑄造商會再利用一個比特幣外部的帳本來追蹤這100MSatoshi的交易紀錄,如此來確認誰手上具有這些被「染色」的Satoshi,他們有權利可以用這些Satoshi兌換為美金。
動態 | 浙江衛視節目科普支付寶區塊鏈防偽溯源產品:昨日,在浙江衛視播出的科普綜藝欄目《智造將來》現場,支付寶首次展示了支付寶區塊鏈防偽溯源產品,以接地氣的方式公開向大眾展示區塊鏈在生活中的應用。[2019/3/4]
此外,在比特幣UTXO的架構下,若是同時交易了染色幣與比特幣,該怎么區分哪些是有染色的Satoshi呢?一種可能的做法是:一筆交易的Output中在前的錢堆是染色幣;在后的錢堆則是比特幣。
–染色幣交易示意圖–
以上,便是最古早鑄造的Token的作法。這個作法主要的缺點是:當你把這1顆Bitcoin染色,也代表你失去了這1Bitcoin。
并且當你要交易300美金給別人時,卻必須付出遠大于300Satoshi的手續費給礦工,所以其實很少人這樣子鑄造。在2017年幣價突破天際后,便幾乎沒人再這樣鑄造了。
USDT與OmniLayer
接下來的作法,便是由Tether公司發行,赫赫有名的第一代USDT。第一代USDT是建構在比特幣上,采用OmniLayer的技術,做法是在比特幣上發送交易,然而交易本身不是重點,重點是在交易的OP_RETURN中寫下訊息。
如:地址A給地址B<10USDT>,地址B便可以再給地址C<4USDT>、給地址D<2USDT>。如此不斷的接續下去,就像是把比特幣當作便條紙來使用一般,僅是利用比特幣的OP_RETURN內容會永久存在區塊鏈上的特性來記錄USDT的流通。
然而,若是一個地址A并沒有持有USDT,但他卻寫下了給B<10USDT>,這樣具有效力嗎?于是,OmniLayer便另外建立了一個Explorer來追蹤這些所有Bitcoin交易上OP_RETURN內的Omni訊息,借以得知每個地址持有的USDT。若是有地址寫下了無效的交易訊息將被自動濾掉。
–含有omni訊息的交易OP_RETURN–以太坊ERC-20Token
以上便是在比特幣上發行Token常見的作法。接下來進入到以太坊的世界,由于智能合約功能的出現,一切都變得簡單了些。ERC-20Token是至今最常見的代幣,那么ERC-20是什么?ERC-20Token是怎么鑄造出來的呢?
ERC-20是以太坊上發行代幣的協定規范,約定發行的代幣必須包含的資訊以及代幣具有的功能和限制等,并且會在以太坊上建立資料庫來記錄每個地址持有的代幣數量。
舉例來說,我今天想要發行一個ERC-20Token,取名叫PelithToken。假設想發行一百萬顆,要怎么做到呢?
用最直白的方式來說,就是要寫一個ERC-20代幣發行規范的智能合約,并在發行量這段程式碼中寫一百萬顆,接著把這個智能合約放入一筆交易的InputData中,交易的接收地址填為0x0,被礦工執行部署完成后,一百萬顆PelithToken便誕生了。
所以說,代幣的創造在技術上是非常容易的,無論想要發行一百萬顆、一億顆、十億顆,其實都只是智能合約內改個數字的差別,發行量的變動成本趨近于零。
所以2017年的ICO浪潮,才會出現這么多各式各樣的shitcoin,只要寫個智能合約和白皮書,一個代幣就此誕生了,可以開始圈錢。啊!不是,是募資。
真正的難處往往是代幣發行后實際的應用場景搭建和社群行銷營運,讓這個代幣被認可、讓人愿意持有及應用才是最大的困難點和成本之所在。
結論
「協議代幣」往往有自己的區塊鏈或類似的分散式帳本技術,而「自定義代幣」則是利用現有的區塊鏈來發行及運行。
早期比特幣上常見的代幣有改變單位定義的染色幣與把比特幣作為便條紙的OmniLayer兩種做法。
以太坊與智能合約的出現讓發行代幣在技術門檻上變得更簡易且更有統一的規范,然而應用場景搭建與社群行銷營運才是真正難處。
尊敬的用戶: ????XChange交易所《邀請好友,返傭賺不停》活動7月5日全面上線。 活動規則: ?????1、您可以在個人中心的邀請返傭頁面看到您的專屬邀請碼/鏈接.
1900/1/1 0:00:009月3日,三筆共10億枚XRP自Ripple托管錢包轉至Ripple地址,轉賬類型被標記為支付。之后有3億XRP重新鎖入托管錢包.
1900/1/1 0:00:009月2日,Bibox副總裁向丹參加火訊TALK線上討論會,就“結構性牛市困局下,區塊鏈行業未來出路在哪”話題進行了討論.
1900/1/1 0:00:00本期講師: 徐坤 OK戰略副總裁 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家委員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中促會區塊鏈分會副秘書長要點課代表已經總結,趕緊拿小本本記下吧.
1900/1/1 0:00:00尊敬的LOEx用戶: LOEx交易所即將獨家首發上線NMB,并開放NMB/USDT的交易對,具體時間如下:LOEx于新加坡時間9月4日12:00開放BBTC充幣業務.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美國金融服務巨頭萬事達卡已加入區塊鏈軟件公司R3的馬可波羅網絡,以便發展金融貿易業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