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區塊鏈行業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以各種方式霸占行業媒體頭條小半年的Libra,在最近半個月聲音突然小了下去。與之相對的,作為Libra協會盟主的Facebook則發布了一個名為FacebookPay的新項目,同時宣稱這一支付項目與Calibra之間沒有太大聯系。
這一舉措讓人聯想到“Facebook暫時擱置Libra項目”的可能性,但不管背后緣由如何,在過去幾個月里,無論在技術還是生態上,Libra都沒有出現太大的進展,反倒是在各國金融合規監管的泥潭中艱難掙扎。歐洲各國的表態也都反映出:在現有的監管框架之下,各國監管層是不太容許非國家的機構發行類似于貨幣的通證物,并在該國的經濟生態內堂而皇之地作為支付媒介存在。
01
能與國家數字貨幣抗衡的項目
不會是大型企業的數字貨幣
盡管Libra未來的發展可能未必如很多人早先預期的那樣成功,但它卻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讓各國的中央銀行開始高度謹慎地審視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這一新生事物,并開始深入研究擁有強大生態的區塊鏈資產可能對本國貨幣系統所造成的影響。
褚康:DCEP天然具備跨國界優勢但還面臨眾多挑戰:金色財經報道,在12月8日舉辦的《金色百家談 | 劍指跨境支付,DCEP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直播節目中,ForTube聯席CEO褚康發言表示,DCEP 吸收加密貨幣發展過程的經驗,可以降低支付成本、時間成本、人工成本,提高透明度,在許多方面具備勝過傳統法幣的潛在優勢,天然具備跨國界優勢,展現出了支撐人民幣國際化的可能性。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同時也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擴大國際話語權是人民幣必須要達成的目標。所以 DCEP 跨境支付的意義,就比表面上的支付”便利”,還要更加意義深遠得多。
同時,跨境支付網絡系統是一項復雜工程。與中國用戶相比,境外數字支付的普及率相對比較低,相關數字貨幣錢包、數字貨幣托管、支付與清結算平臺等等,都需要時間去研發和適配全球用戶。DCEP目前是替代國內的人民幣M0,能不能走出去,取決于國際社會對于人民幣的認可度。此外,國際環境下,可能用戶還會對DCEP所謂的涉及個人隱私方面會提出一些質疑,國際化會面臨更大的挑戰。[2020/12/8 14:35:05]
事實上,在這一次與Libra的交鋒當中,各國金融監管部門之所以能夠將Libra拒之門外、取得監管上的“階段性勝利”,主要還是得益于Libra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下而上發展起來的數字貨幣——無論是Facebook,還是由其所帶領的Libra協會成員,都是有一定規模的大中型企業,在社會的金字塔中并非處于基層,而是處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深圳區塊鏈協會鄭定向:DCEP觸摸到下一個時代最核心的命脈:10月10日,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會長鄭定向表示,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人類社會正在快速地向數字世界遷徙。DCEP觸摸到了下一個時代最核心的命脈,DCEP是否能領先Libra,能否在其他國家的主權數字貨幣之前落地,顯得至關重要。這也是DCEP每一次公布進展界內都非常關注的原因。(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2020/10/11]
這樣的主導者固然有可能會為Libra帶來龐大的生態伙伴資源,但它們相對中心化的特點,使得其容易被各國政府部門納入監管,從而拒之門外。如果金融部門面臨的管理對象是比較小的企業,或者干脆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組織,他們還有沒有能力像對待Libra一樣,在其還沒有推出之時,就施加非常大的壓力呢?
從過往的經歷來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舉兩個例子:
先來看人們非常熟悉的Q幣,很多朋友應該都還記得,大約在幾年之前,騰訊的Q幣不僅能夠用來進行游戲充值、話費充值,甚至還能在某些電商平臺上購物,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騰訊版的Libra。
國盛證券:預計“ 4+1”試點將進一步擴大范圍, DCEP落地節奏持續加速:國盛證券表示,日前建行“數字錢包” 啟動區域測試,大范圍推廣指日可待。2020年以來,全球大國數字貨幣進展加快,特別是G7將就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展開合作。而我國央行推進節奏也明顯提速,設計研發等基礎工作基本完成,重要區域或場景試點陸續啟動,考慮大國競爭態勢加劇,預計“ 4+1”試點將進一步擴大范圍, DCEP落地節奏持續加速。(科創板日報)[2020/8/31]
在Q幣于2002年誕生的時候,騰訊還是一家比較小的公司,而其所處的互聯網行業在社會中也比較邊緣,缺乏相關的監管條例,直到其發展到一定體量、生態龐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引發金融監管部門的注意,進而叫停了相關業務。
第二個例子,則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比特幣。和Q幣一樣,比特幣在剛剛起步的時候,沒有引起主流社會察覺的主要原因是其體量比較小。然而在經歷2013年牛市,市值達到一定規模之后,各國的金融行業都開始注意到了這個新生事物,也想把它納入監管范圍。
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于傳統的金融機構,以及他們基于區塊鏈技術發行的數字貨幣,像Libra這樣的項目,其實并不是其唯一的潛在競爭對手,甚至可能都不是它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樣,就目前的貨幣和支付歷史而言,由大公司或是大型公司財團所發行的貨幣還沒有成功的先例,畢竟這種貨幣雖然擁有龐大的潛在經濟生態,但監管起來難度很小。
觀點:DCEP是經濟“內循環”的未來加速器:工銀國際經濟學家程實和錢智俊日前撰文《DCEP:經濟“內循環”的未來加速器》,文中提到,疫情時代全球貨幣政策已陷入多重困境,如何加力支撐“內循環”成為各國難題,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發展有望從新角度提供解題之鑰。一方面,以DCEP為支點,貨幣政策的數字化升級有望拓展政策空間,提高政策直達性。另一方面,DCEP有助于對外形成人民幣的“電子貨幣區”,對內深入“內循環”的短板領域,由此抵減外部政策干擾,保持政策獨立性與內生性。(第一財經)[2020/7/28]
只要能夠實現對中心化大企業的控制就可以。就好像受到萬眾矚目的Libra一樣,雖然理論用戶能達到幾十億,結果卻被美國兩院和歐洲各國在過去的半年里折騰得不進反退。反倒是由小公司和去中心化社區所組織的項目很有可能會給DCEP帶來壓力,因為他們很容易因為各種主客觀的因素而躲開相關的監管,進而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成為DCEP們的強勁對手。
02
穩定幣是最強的國家隊對手
但當下勝負難分
聲音 |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央行DCEP錨中可含有美元: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今日表示,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的意義在于,應對國際主導貨幣及新興數字貨幣的雙重擠壓,逆轉¥國際化退潮局面,緩解資本管制長期化的負面影響。
信用貨幣時代,¥無法和$等主導貨幣競爭,技術場景類似情況下,完全錨定¥的DCEP,必然同樣無法與錨定一籃子主導貨幣的Libra競爭。
不能讓DCEP作為穩定幣,輸在錨的設定上,不能因此辜負了我國移動支付領域的先發優勢,Libra含50%$但不含¥,并不妨礙DCEP中可以含$,¥和$各占50%,是DCEP完美的錨,其意義,理論含義顯而易見;
一,沒打算對抗,不打算脫鉤;
二,樂見國際貨幣體系G2局面;
三,$增信DCEP,¥借船出海。[2019/9/23]
按照這種邏輯,我們便不難得出一個比較非主流的結論:在現階段,對于像DCEP這樣的數字貨幣來說,最大的競爭對手并不是來自于巨星云集的Libra等跨國企業數字貨幣,而是游離于監管之外的數字資產,而這一類數字資產的佼佼者,就是人們所熟悉的穩定幣。
為何說穩定幣是區塊鏈世界里,DCEP現階段所面臨的最大對手?
對于用戶來說,他們支付習慣的養成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在特定場景下的支付,比如說微信發紅包和支付寶的淘寶付款,二是在線上線下全場景下的支付,比如說現在無處不在的微信和支付寶掃一掃。
那么,在區塊鏈世界里,DCEP現有的各路對手都發展到了什么樣的階段?
頭號對手Libra不必多說,現在正糾結于與美國政府的監管之中,在用戶使用習慣的培養上,八字還沒開始一撇;各種大大小小的山寨幣基本沒有什么經濟生態可言,亦不足為患;而像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的“主流幣”雖然也曾構建出獨特的生態,但比特幣所依靠的地下資產網絡太過于非主流化,幾乎不可能培養出普羅大眾的使用習慣,以太坊雖然一度依靠去中心化融資,成為數字世界里的硬通貨,然而隨著相關融資模式的無以為繼、外加后續的DApp故事也沒能講下去,現在也已經基本淡出了主流社會的視野。
看到這里,你就不難明白,為什么穩定幣才是在培養用戶群體方面走得最靠前和最有可能成為DCEP競爭對手的數字資產。
因為無論行情牛熊,用戶對于穩定幣都有剛需存在——當市場從牛轉熊時,投資者會把手里的數字貨幣轉化成穩定幣進行觀望;在市場由熊轉牛時,投資者又需要將法定貨幣轉化成穩定幣,將其作為跳板來入場。而當行情持續冷淡、投資者又不愿意賣出手里的Token時,他們又會選擇DeFi來租賃一些去中心化的穩定幣……
盡管場景不同、需求量也存在差異,但至少就現在而言,很多人已經形成了對穩定幣在特定場景下的依賴,也培養出了初始的使用習慣。
那么,未來DCEP與穩定幣會產生一種什么樣的競爭態勢?誰又能掌控更多的支付市場份額?
這個問題的實質,實際上是在比較這兩者誰能夠率先形成一定規模的初始用戶群體,只要越過這個規模的臨界點,線上的支付場景將會延伸到線下,而用戶群體也將會因為生態的擴大而出現急速的增加,進而給競爭對手帶來極大的壓力。
簡而言之:量變引發質變。對于這一點,經歷過2015年前后的微信和支付寶支付發展的朋友們應該能有所體會。而就目前來看,我們還很難斷定DCEP與穩定幣誰能夠更早地摸到這個臨界點,這個問題的變數主要出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對于DCEP來說,正如在《DCEPVSLIBRA,新大博弈下數字經濟的前哨戰》中所提到的一樣,DCEP的決策、研發與落地的周期會是比較長、相關的動作會比較慢。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提出了長達5年時間之后,DCEP的很多細節仍然沒有敲定,甚至在大的發展路線上可能也存在分歧。
反觀穩定幣方面,與包括DCEP在內的國家數字貨幣相比,由小公司所主導的穩定幣動作就要快得多。以穩定幣USDT為例,其同樣是提出于2014年,但對于小公司來說,由于其所要考慮的外界因素較少,所以在過去的幾年里,生態發展的速度相當之快——很多朋友可能還沒有注意到,USDT現在已經沖到了加密貨幣市值排行榜第4位,僅次于BTC、ETH和XRP,而僅僅在兩年之前,它的排名在50開外。
但它的缺陷在于:雖然像數字貨幣小公司的決策速度可能會比較快,然而其所仰仗的經濟生態,卻高度依賴于數字貨幣交易、甚至可能更多的是山寨幣的交易。
鑒于比特幣OTC的存在,我們目前很難判斷USDT的使用者更多的是用其來投資比特幣還是山寨幣,如果是比特幣倒還好說,畢竟這項資產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同,但如果是山寨幣的話,穩定幣未來的經濟生態、甚至是自身的前途就要好好商榷一下了:畢竟,受到公鏈故事低迷的影響,以及監管力度的增加,說現在的山寨幣前途未卜,甚至是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困難的時刻之一。
03
殊途同歸
穩定幣的最終命運是被招安
盡管包括DCEP在內的數字貨幣和穩定幣的發展都存在一定的變數,但對于穩定幣來說,如果其不是像以比特幣那樣的去中心化社區存在,而是以企業的方式運營,那就算在這場競爭中勝出于各國的國家隊,最后的結果也不過是做強做大之后、經歷一番Libra式的掙扎,最終被企業所在國政府所控制。
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會聽到“美國國家隊USDT”這樣現在聽來十分奇幻的Title。畢竟,在這場國際加密貨幣之爭中,沒有國家希望落后于人——Libra的出現,仿佛賽道上的發令槍,促使著無數國家向著貨幣區塊鏈化的目標狂奔而去,至于這個項目是由自己直接運營、還是通過聽命于己的公司來間接控制,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一定要有一個自己能夠控制的數字貨幣項目。在這場浪潮中,各國現在只能往前,而無法再回頭了。
本文來源于“白話區塊鏈”。
據TheBlock報道,場外交易公司B2C2的首席執行官MaxBoonen近日表示,由于監管風險低,決定逃避監管并放松KYC的加密貨幣企業已“極其成功”,其中以EOS和Bitfinex為例.
1900/1/1 0:00:001.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區塊鏈等新技術推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2.數據顯示:韓國Upbit交易所被盜ETH已有499枚流入幣安交易所.
1900/1/1 0:00:00/*StyleDefinitions*/table<!-->2019年12月3日,馬耳他Chiliz現已為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舉行粉絲令牌發行.
1900/1/1 0:00:00親愛的BKEXer: BKEXGlobal現決定于2019年12月15日21:00關閉以下幣種的提幣功能:1ST、ATMI、BITC、BLCE、FTM、ION、ITGC、JMT、LQD、NBX、.
1900/1/1 0:00:00Libra經歷大改變之后可能首先推出基于美元的穩定幣今日CBX研究院創始人和院長谷燕西在社群中表示,對Libra的分析應該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1900/1/1 0:00:00薛慶之文摘:SABCT數字貨幣交易平臺自稱來自新加坡的SABCT國際數字貨幣交易所是否有權在我國大陸進行非法定數字貨幣配售集資?是“打新股”的概念衍生還是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