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去年以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持續被炒作,價格暴漲暴跌,引發投資者哀嘆、圍觀者唏噓。近日,有媒體對虛擬貨幣市場進行跟蹤調查,結果發現,一些比特幣“礦場”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數據中心”的幌子瘋狂“挖礦”,使得耗電量爆炸式增長。不僅如此,在利益驅使下,一些人鋌而走險,想方設法繞過金融機構風控進行投機炒作交易,累積巨大投資風險。從上游的“挖礦”,到下游的交易,問題橫生的“幣圈”亟待在監管上“畫圈”。相關部門三令五申的提示和告誡,就是為了幫助投資者認清虛擬貨幣炒作背后的高風險,防止羊群效應下的盲從冒進。強化平臺企業金融活動監管,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應該說,在整治虛擬貨幣交易炒作的問題上,這樣的態度是一貫、鮮明且堅決的。整治虛擬貨幣,不僅要對投資者“敲警鐘”,更要切斷金融機構、支付機構參與虛擬貨幣市場交易的通道,從源頭上澆滅相關機構助推虛擬貨幣的“虛火”。
人民日報:廣目衛星未來將結合區塊鏈等技術為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金色財經報道,《人民日報》(2021年11月10日14 版)刊文《觀測效率更高 數據全球共享》,文章指出,我國日前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廣目地球科學衛星。未來,廣目衛星將獲取海量數據,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為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2021/11/10 6:42:36]
人民日報:警惕“虛擬貨幣”騙局:5月11日,人民日報刊文《警惕“虛擬貨幣”騙局》。文章表示,近日,銀保監會等五部門發布提示稱,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并非真正基于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網絡化、跨境化明顯。二是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三是存在多種違法風險。銀保監會等五部門提示消費者,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廣大公眾應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應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2020/5/11]
人民日報:抗疫供應鏈融資在廈門開單 運用區塊鏈技術:4月13日消息,日前,光大銀行、國藥控股福建楷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和海西醫藥交易中心簽署協議,福建省抗疫供應鏈融資首單落地廈門市,并實現當天線上簽約當天放款。光大銀行為藥械配送企業國藥控股福建楷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授信500萬元。本次授信是以“醫藥行業+互聯網+金融”的模式為突破口,以海西醫藥交易中心提供的金融風控為支撐,發放純信用貸款,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賬,確保授信過程真實可控,為涉疫情防控醫保重點藥企及時“輸血”,推進醫藥產業供應鏈金融創新規范發展。(人民日報)[2020/4/13]
1.關注公眾號:道說區塊鏈2.后臺回復:電子書3.獲取《DeFi實戰投資方法論》電子書數字貨幣從一開始誕生起就是全球化的新事物,比特幣最早就是從海外極客圈子流行起來,然后再傳入我國的.
1900/1/1 0:00:00尊敬的Bibox用戶: Bibox創新區將于2021年5月28日(UTC8)首發上線DeerFi(DEER).
1900/1/1 0:00:00"根據DeFiLlama的數據統計,僅以太坊上DeFi的鎖倉量就超過1000億美元,BSC、Solana、Avalanche等其它公鏈也吸引了490億美元的資金,DEFI已經不能再被忽視.
1900/1/1 0:00:00今年3月,在一些最大的交易市場上,NFT藝術品交易量激增至2億美元以上,但4月的交易額卻下降了50%。在批評者看來,這是"NFT時代的終結".
1900/1/1 0:00:00尊敬的虎符用戶: 虎符將于5月28日正式上線KWIK(KwikSwapProtocol)和XCAD(XcadNetwork).
1900/1/1 0:00:00自稱“走進了比特幣兔子洞”的用戶體驗研究者米克·莫魯奇同時擁有人類學及經濟學背景,最近他撰文討論“為什么人類學家比經濟學家對比特幣更感興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