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是幣圈的一種新的“融資”模式。最早在2019年2月由VDS項目提出,由于吸金效果出眾,隨后誕生出許多仿制VDS的共振項目與共振幣。下面,以VDS為例,來談談共振模式與共振幣。
VDS最核心的玩法,在于“共振比特幣”,簡單理解就是用戶以比特幣來單向兌換VDS(代幣)。如下圖所示,在他們錢包內比特幣和VDS共振幣有一個兌換比例,這個比例隨兌換的BTC增加而逐漸減少,成倒三角排列:
聲音 | John McAfee:什么會刺激比特幣上漲,用它:殺軟件之父John McAfee在Twitter發文表示:“什么會刺激比特幣上漲?用它!”[2019/9/28]
Dfund創始人趙東:在比特幣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時候上車,而是永不下車:今晨Dfund創始人、數字貨幣投資人趙東發布微博,以自身經歷講述了一個“老韭菜”的自傳:“我2013年4月份開始玩比特幣,用1000萬人民幣起步,在2013年年底個人資產迅速過億。我那時候堅信比特幣未來會漲到100萬美元一個,但估計太過樂觀,在暴跌后反彈時加了大倉位大杠桿來賭,結果市場仍然泡沫太大崩盤,導致爆倉,同時欠下巨額債務。不過好在,我堅信比特幣是一個偉大的事物,會開創一個歷史的新時代,我相信活著最重要,沒敢尋死或者跑路,我曾經以為我需要十年時間來償還巨額債務,但是后來趕上了牛市好時光,兩年半就還清了。我以一顆(棵)老韭菜的身份告訴大家:在比特幣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不是什么時候上車,而是永不下車。”[2018/3/19]
如最初啟動時BTC:VDS為1:3756,一層是10個BTC,那么兌換滿10個BTC,VDS就提高價格,兌換比例變為1:3755,后面依次減少。如果有人愿意兌換到最后一層的話,1個BTC只能兌換1個VDS,是不是就可以說1個VDS就值1個BTC的錢?
區塊鏈風口,BAT都做了什么?:\t鳳凰網網科技消息,在各種3點鐘群遍布世界各地,商業BP里充斥著發行代幣,作為巨頭,BAT卻在此番風口中顯得低調了許多。事實上,BAT早就已經開始布局區塊鏈,而且主要還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層面的布局,與現在大熱的虛擬貨幣、ICO無關。由于區塊鏈的技術和場景探索尚處于早期,還未迎來真正爆發時機。
無論是馬化騰、馬云還是李彥宏,都認可了區塊鏈技術革新,并在這個戰場開始投入精力。雖然戰火還未燃起,不過在這短兵交接的前夜,三大巨頭做了哪些軍備競賽?馬化騰近期在兩會上發表了自己對于區塊鏈的看法,“區塊鏈是一個好的技術,但還處在發展的早期,需要建立有效的應用模式,騰訊也在積極探索區塊鏈在各個場景中的應用。”相比騰訊和百度兩家集中在金融領域,阿里對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要更廣泛,尤其是在商品供應鏈和物流方面。由于金融和電商領域的先天優勢,阿里在區塊鏈技術上相比百度和騰訊也更加突出。百度在AI上All in了資源,在區塊鏈的布局上,似乎比AT要慢了一些,目前主要集中在了金融領域。[2018/3/17]
所以,從本質上來看有點像艾西歐,艾西歐不是也有什么早鳥期、傻鳥期,兌換比例不同。相比之下,只是VDS的層級更多,更線性、也更直接一些,只要不停的兌換,VDS和比特幣的兌換價格就會提升,這就是所為的共振概念。
上面是VDS項目的洗腦圖,其原理是:如果交易所的價格高于錢包內兌換價格,那么會有很多套利的去錢包兌換,一兌換,共振價格不就漲了嗎?那么交易價格會重新趨向于錢包兌換價格。
如果交易所價格低于共振呢,大家就會去交易所購買,購買的多了,價格帶起來,同樣交易價格會重新趨向于錢包兌換價格。
總而言之,以VDS為代表的共振模式與共振幣,就是一個仿資金盤,雖然可以讓少數人獲得誘人的收益,但風險也很高,投資者應注意防范風險,理性看待共振幣。
來源:老雅痞 PoolTogether是一個以Premium Bonds為基礎的加密貨幣驅動的儲蓄協議,是最早和最廣泛使用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應用之一,已經上線三年多了.
1900/1/1 0:00:006 月 18 日,Facebook 高調公布了 Libra 白皮書,在全球范圍內引發熱議,Libra 還發布了技術白皮書.
1900/1/1 0:00:00近日,BAYC、MAYC、ApeCoin等Yuga Labs旗下項目都有較大程度漲幅,為Otherside營造了不錯的市場開局.
1900/1/1 0:00:004 月 22 日至 24 日,ETHGlobal 在阿姆斯特丹舉辦 ETHAmsterdam 線下黑客松.
1900/1/1 0:00:00在最近關于 DeFi 的討論中,我反復聽到了一個名字——THORchain,這個沉默數月的項目,最近似乎又有了一些熱度.
1900/1/1 0:00:00在 Seed Club 第 2 季的列表中,有一系列探索社交代幣應用的前沿項目,十分引人注目。比如 Jump(一個由 b2b 廣告代理領導者組成的社區)、Global Coin Research.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