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關于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以下簡稱9958)為貴州患病大學生吳花燕募集善款100萬的新聞沖上熱搜,并引來許多網友的批評爭議。這家慈善機構在受捐贈者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撰寫不實的悲慘經歷,博取大眾同情,短短一周通過兩個平臺募集善款100萬,每個平臺收取6%作為手續費。
但最后僅有2萬撥款到受益人手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剩余的善款到底去了哪里?
其實,同類的事件還有許多,如病童已去世,但募集善款的項目還在進行,或平臺顯示已康復出院;還有項目撥款緩慢,使得病人得不到及時救治……可以看出,目前國內的慈善機構和平臺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急需解決。
1.慈善組織機構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慈善機構在人員組成上,不僅缺乏相關方面的專業人才,而且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使得某些慈善機構和平臺的工作人員,借職務便利騙取善款。在籌資方面,慈善募捐方式單一,缺乏吸引力,募捐渠道偏窄,有待突破。與國外的慈善機構相比,整體的慈善網絡系統建設還需加強。
寶新金融鄭磊:應在交易所層面對加密資產做出必要風險控制: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各國政府對比特幣的態度有差別,但都清楚地認識到這類加密數字資產的監管難度很大,在交易過程中可能與洗錢等非法活動有密切聯系。加密資產的潛在風險主要存在于交易過程的不透明和大幅波動性。對于加密資產,應在交易所層面做出必要風險控制,比如投資者身份和資金來源的調查,采用對投機交易的監控技術,并配合執法部門必要時采取鎖定交易和非法賬戶。而交易平臺本身也應該按照同類金融機構進行日常監管。”(證券日報)[2021/4/20 20:38:01]
2.制度環境存在問題,缺少法律法規監管
慈善機構和平臺冗長的制度框架,操作程序的制定,導致辦事效率降低,使得受益者得不到及時的救助。此外,從此次9958整個事件來看,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監管,監管的缺失導致善款不知所蹤,當事人不知情,以及歪曲當事人身世遭遇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中幣(ZB)報告:比特幣接下來將面對12054美元的阻力:據中幣(ZB)市場研究報告顯示,BTC在11243美元的支撐位結束波動后出現反彈,價格升至11727美元,創造了新高,接下來將面對12054美元的阻力。此外,BCH的價格達到233美元的主要支撐位后朝245美元的主要阻力前進;EOS則沒能突破2.67美元的小阻力但獲得了一定的勢頭,繼續向2.69美元的主要阻力挺進。更多詳情請查閱中幣(ZB)官方發布的研究報告。[2020/10/13]
此類事件的發生,不僅造成當事人的身心負擔,同時也抹殺了社會愛心人士的同情心,對整個公益生態都造成了持久的負面影響。
聲音 | 劉峰教授:頭部交易所有望被引導進入試點改造流程 監管層面對于新型產業肯定更傾向于引導:據北京商報報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企業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委員劉峰表示,在數字資產交易未出現完備法律法規之前,整個虛擬資產交易部分仍須遵守之前監管條例,2017年央行等七部委曾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而此次清理的正好也是這些關聯的對象。至于虛擬資產交易所是否有望成為正規軍, 劉峰則指出應分兩種情況來看,一種是對于那些新設公司或者影響力不大的公司,如排名在十名之后的交易所,之后基本上要面臨業務遷出到國外。而對于那些交易量較大的頭部企業,則有望被引導進入試點改造流程。他進一步稱:“對于這兩種情況,我更偏向于后者,畢竟就監管層面而言,目前對于新型產業肯定更傾向于引導,而不是一棒子打死。”[2019/11/18]
對于公益活動來講,每一個人的參與實則是一種感性的、發自內心的行為,這是一種充滿關懷的情感。而這份情感如果缺少技術和監督的理性支撐,便會付之東流,讓原本滿懷赤誠的真心被抹殺。而在當下,正有著這樣一項新興的技術,可以如監控一般,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它的名字叫“區塊鏈”。
金色財經現場報道 騰訊金融科技高級研發總監:區塊鏈在支付領域面對三大挑戰:金色財經現場報道,在2018大數據產業峰會上,騰訊金融科技高級研發總監李茂才表示,目前區塊鏈應用在支付系統方面有著三大挑戰,第一位CAP三角,其性能高可用性、數據一致性、分區容忍度方面存在挑戰;第二挑戰位隱私保護,如何在區塊鏈中保護用戶的隱私是一大挑戰;第三個挑戰為海量存儲,每個節點發生數據增長,其他所有節點都要全部存儲。[2018/4/19]
區塊鏈,在本質上講是一個共享數據庫,并且存儲在區塊鏈上的數據具有不可篡改、偽造,全程留痕,可追溯,公開透明等特征。基于這些特征,可以解決許多行業中存在的信任危機問題,而集體維護的特征也促進了各個行業領域、人員之間的合作,具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對于文中談及的公益事件來講,區塊鏈也可發揮作用,緩解或解決上述問題。
1.實時監測,公開透明
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將受益人的信息及實際情況等數據上鏈,從而讓捐贈者可以實時了解受捐者信息,并追蹤每一筆錢款,確保善款到達受益人手中,以此增加公益的真實性,并在受益者與愛心人士之間建立信任,緩解當下慈善機構公信力不高的現狀,為公益帶來一種良性循環。
2.共同監督,不可篡改
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技術,將數據上鏈,每個捐贈者都是節點,一旦更改數據必須要有一半以上的節點同意才可。這不僅可以防止公益機構和平臺,隨意更改數據,私吞善款,欺騙捐贈者,還可以讓整個環節處于監管之下,更好的明確劃分權責。
3.身份審核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識別、追溯申請募款人的身份信息,核實其信息及活動的真實性,防止有人利用公眾同情心詐騙錢財,從而影響公益生態環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4.提高公眾參與度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將參與公益活動志愿者的實際數據,進行上鏈,根據實際數據與支付記錄,發放Token,以此作為獎勵。此外,由于整個過程都是公開透明的,所以可以保證公平,這種利用Token作為激勵手段的方式,可以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從而幫助更多需要救助的人。
5.提高效率
傳統的眾籌平臺,要募集資金,需要經過許多環節如,網站注冊申請、填寫信息并發起項目、等待審核認領、確認后募集善款、確認及運算、撥款等。這些環節也并不是及時申請就可及時通過的,如在審核認證的環節,有的項目需要等待五個工作日左右,這就存在著效率的問題。
而如今有了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可以實現一些環節的自動化處理,只要申請者滿足條件,即可觸發智能合約來執行。以此不僅可以節省人力、物力,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讓受贈者可以得到及時的救助。
透過9958事件,不僅要看到監管缺失的問題,更要想到誰才是監管的真正主體?沒錯,就是社會中的你我他,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監管的主體,這不僅是我們的權利,更應該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如何實現集體的維護與監管,則可以依靠區塊鏈技術的支持。
相信在未來區塊鏈還將賦能更多產業,解決行業之間以及行業內部的信任危機,使應有的價值被更好的發揮,為整個社會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應付生活中無邊的苦難的。所以,自己需要別人幫助,自己也要幫助別人。”
——茨威格
2020年1月13日,在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和人民日報出版社舉辦的“數字”研討會上,光大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發表演講,討論了數字貨幣競爭.
1900/1/1 0:00:00對加密貨幣交易征稅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有聲音認為這是走向監管的必要一步,也有聲音認為稅收扼殺了創新。各國政府對加密貨幣的征稅政策也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
1900/1/1 0:00:001月2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與泰國中央銀行(泰國央行)公布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1900/1/1 0:00:00在大眾采用DeFi產品和服務之前,還有九九八十一道關,包括可訪問性、用戶體驗、速度等等。而DeFi面對的第一道關卡,也是最大的障礙就是App Store/Android應用商店.
1900/1/1 0:00:00新京報訊(記者 肖瑋 陳維城)政協北京市十三屆三次會議于1月10日開幕。當日19時40分,中國科學院鄭志明院士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一層3號會議廳作“政協報告廳·區塊鏈技術與發展”的報告.
1900/1/1 0:00:00傳統線下場景營銷的標準化、智能化提效,已經成為廣告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廣告主投放了線下廣告之后,如何確定該廣告是否被播放、播放次數和位置是否正確?傳統的解決方式“靠人”,即工作人員去現場拍照驗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