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首頁 > 幣贏 > Info

貿易第一大國的使命:區塊鏈重構世界貿易關系_區塊鏈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編者按:本文來自互鏈脈搏,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深圳、廣州、威海、北京、石家莊、青島……2019年快結束這半個月,微觀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段林霄從一個城市飛另一個城市沒有停過。已至中年的他,今年三分之二都在出差,或為企業、政府宣講,或推動區塊鏈在貿易領域的落地。2016年開始,他從事區塊鏈業務后,他開始有了一個新信仰、新理想:將區塊鏈應用于跨境貿易全流程之中,構建跨境貿易生態圈新信用體系。不止微觀科技,區塊鏈對于貿易的重構引起了多個國家或地區的重視,一批巨頭也參與其中。中國作為全球貿易第一大國,從央行、到民企都在探索這片區塊鏈應用的最大場景。區塊鏈應用最大場景在貿易

貿易尤其是跨境貿易之所以是區塊鏈應用的最大場景。在段林霄看來,人類的社會活動可以分為經濟、和文化三大領域。跨境貿易是人類最為復雜的社會經濟活動場景,它涉及到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所有的屬性與特征,貿易、物流、金融、監管四大業務領域。跨境貿易天然屬性與特征造成整個生產關系的復雜性,互信關系無法建立,造成各個主體間的信任成本、溝通成本、合規成本、交易成本、監管成本等各方面均非常高,從而導致貿易效率低下。加之全球銀行間清算系統Swift效率低下,交易結算效率非常低。段林霄認為,人類的每一次生產力與生產資料的能力提升,都將發生一場生產關系的變革,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生產力與生產資料的發展過程中,均出現了發展瓶頸,例如,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瓶頸是數據樣本不夠,而大數據發展過程中受到了數據安全的威脅,中心化思維又導致大數據不愿意分享,因此造成數據孤島現象嚴重……因此,生產關系不變革,生產力與生產資料將面臨發展瓶頸的困難。區塊鏈的誕生,讓人們發現,區塊鏈是可以擔當這場生產關系變革的主角。區塊鏈是在分布式系統的基礎上,植入了共識機制,解決了困擾人類的一個古老的問題——如何建立點對點的信任機制。區塊鏈雖然是四大成熟技術域的巧妙組合,本質上沒有任何新科技、黑科技發明,但在解決建立點對點的信任機制方面,綻放出了無限的光芒與魅力。區塊鏈產業應用不僅能夠解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生產力與以大數據為代表生產資料的發展瓶頸,它對二者之間的生產關系形成了巨大的變革作用,從而延伸至對社會關系、產業關系的重構。將區塊鏈應用到如此復雜的跨境貿易領域,顛覆性的創造出新的信任機制的生產關系,將大幅降低跨境貿易各項成本,大幅度提升貿易效率。而跨境貿易的交易量足以支撐區塊鏈企業誕生出萬億市值的公司。2019年6月底,世界銀行正式公布了其統計、測算的2018年全球及各國的經濟數據,其中,全球GDP總量高達85.791萬億美元。據WTO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跨境貿易總額約為39.342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總量45.86%。2018年,中國貿易進出口總額為4.62萬億美元(約合30.5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占全球貿易總額的11.75%。連續多年世界第一。假設全球貿易因為區塊鏈的使用,成本降低0.1%,那么一年就是近400億美元。目前,美國、歐洲、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等貿易金融強國都已經開始以政府+企業的力量在全速推進區塊鏈+金融、區塊鏈+物流等等項目,跨國巨頭包括摩根大通、IBM、馬士基、Facebook已經開始行動。如果說區塊鏈在數字貨幣的應用,帶來了主權貨幣與貨幣主權的變革;而區塊鏈應用于跨境貿易領域,將是真正影響全球的貿易體系變革、服務體系變革、信用體系變革與貨幣體系變革,以及組織秩序的變革。中國在跨境貿易領域的優勢,有助于中國影響全球區塊鏈應用的標準建設,消除全球跨境貿易互信關系難以建立的問題。”段林霄表示,這是利在千秋的時代機遇。微觀科技的實踐落地

英國商業貿易部國務大臣與Circle CEO等會面討論英國的數字資產監管:金色財經報道,英國商業貿易部國務大臣 Dominic Johnson CBE 與 Circle 首席執行官 Jeremy Allaire、Circle 政策與監管戰略副總裁 Teana Baker-Taylor 會面,討論英國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做法,并表示數字資產有可能塑造金融科技的未來,憑借正確的監管清晰度,英國仍將是一個戰略性增長市場。[2023/3/15 13:05:40]

今年4月,由海關總署指導,天津市商務局(口岸辦)、天津海關、微觀科技、深圳金融壹賬通聯合發布了“天津口岸區塊鏈驗證試點項目”上線試運行新聞。當中,微觀科技負責此項目的海運場景區塊鏈系統的投資、建設,開發出“TBC區塊鏈跨境貿易直通車”平臺;深圳金融壹賬通負責項目的空運場景區塊鏈系統建設。“TBC區塊鏈跨境貿易直通車”于2019年8月1日通過中國海關總署的通過驗收評估總結。“TBC區塊鏈跨境貿易直通車”是一個典型的區塊鏈+跨境貿易區塊鏈綜合應用平臺。簡單來說,是建立規范的上鏈貿易數據標準,為鏈上貿易進行數據信息交叉比對、存證,實現商品鏈上確權,建立企業數字信用資產體系,打造跨境貿易全流程可信溯源體系。金融機構便可以通過區塊鏈可信數據,對企業進行未來貨權金融貸款與授信。據微觀科技透露,項目上線后,線上銀行授信超億元,線上銀行放款超千萬元。段林霄說,過去,銀行對當事企業的貸款利率高達15%,貿易商通過“TBC區塊鏈跨境貿易直通車”上鏈后,可以獲得銀行無抵押無擔保年化9%的貸款利率,直接融資成本降低達三分之一。為何銀行愿意以低利率給企業融資,這顯示出區塊鏈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優勢。

央行數研所:貿金平臺和香港貿易聯動平臺已完成第一期對接項目:1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下屬機構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與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旗下香港貿易融資平臺有限公司聯合宣布,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以下簡稱貿金平臺)和香港貿易聯動平臺(eTradeConnect)已完成第一期對接項目,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此次試運行項目由內地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共同參與。(新京報貝殼財經)[2020/11/3 11:34:05]

在跨境貿易領域,生態的基本構成是由生產+貿易企業、各功能不同的物流企業、保險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以及海關、稅務、檢驗、外匯等監管四大業務域組成,任何一個跨境貿易業務都是由貿易、物流、金融、監管四大業務域中的十多個或二十多個企業機構角色共同參與才能完成。企業間的信任成本、溝通成本以及合規成本都非常高。跨境貿易詐騙時有發生,追討難。段林霄介紹,他曾經從事過國際大宗原油貿易,就是因為跨境貿易的欺詐導致損失慘重,當他了解研究了區塊鏈的特征后,義無反顧投身區塊鏈+跨境貿易的產業應用其中。和許多區塊鏈+跨境金融的項目搭了一條鏈,找一些合作企業參與,做做新聞發布不同,微觀科技為了實現鏈上生成的數據可信,做的是“針線活”。微觀科技先選擇了一個產品標準化程度比較高,貿易欺詐性又比較高、貿易金額比較大的細分品類場景——平行車進口。這也是天津口岸的品類優勢,每年通過天津海關進口的平行車金額超過700億元。微觀科技將平行車進口這一跨境貿易拆解為貿易、物流、金融、監管四大業務域。業務抽象歸類為交易、委托、運輸、倉儲、通關、承運、結算、融資、保險、納稅十大標準環節。然后進一步規范上鏈數據的標準與關鍵要素,包括15個業務單證和400多個關鍵要素信息。比如15個單證包括:入區報關單、入區發票、入區箱單、入區合同、原始發票、原始箱單、出口報關單、信用證、原始合同、付匯水單、供應商采購發票、退稅材料、運費發票、保費發票、代理進口協議等。關鍵要素信息有10個一級分類。以貿易商關鍵要素信息為例,包含123個要素,包括:外貿合同、信用證信息、海外發貨、運保費、海外通關要素信息、到港信息、入區報關委托協議、出區報關委托協議、出入區委托詳情、車輛銷售、出入區發票、五位碼接口。企業為了融資、監管部門為了通透監管,加之微觀科技的工作,截至12月底,有88家貿易相關企業加入了TBC區塊鏈跨境貿易直通車,另有華夏銀行、濱海農商、浙商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企業進行授信或貸款,天津海關實現對貿易各個環節穿透式的監管。因為使用了區塊鏈,原本15個業務單證已經具備減少優化至8個單證的改革條件。段林霄介紹,區塊鏈+跨境貿易在平行車進口貿易的驗證成功后,微觀科技按照總署指導,開始擴關區、擴品類、擴國家、擴標準,品類場景開始對冷鏈凍肉、國際快件、機電產品出口、原油化工品進口、二手車出口進行品類產業與生態的分析解構,開始在不同的關區與國家之間展開區塊鏈生態搭建。“每一個貿易品類,都有不同的流程、環節、特征、生態、政策,需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梳理痛點,賦能的起點是痛點。區塊鏈產業應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區塊鏈不是簡單的一套IT信息化OA系統、ERP系統,應用效果需要依靠痛點分析、梳理、業務試運營、生態建設、客戶體驗等等一系列過程。”段林霄說。為了支持這一生態,微觀科技在產品端還開發了“跨境貿易總賬鏈-TLC”以及“TLCBaaS”。

河北多措并舉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推動區塊鏈等與貿易有機融合:4月12日,為確保貿易結構明顯優化,貿易效益顯著提升,河北省商務廳結合實際制定了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加快創新驅動、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增強貿易創新能力,鼓勵跨國公司和研發機構與河北省合作建立國際創新中心,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與貿易有機融合。(國際商報)[2020/4/13]

區塊鏈跨境貿易群雄逐鹿

對于幾十萬億美元的巨大應用場景,海外玩家也早早布局。R3是一個重要的技術聯盟,也是這個市場的早期玩家。就在本月17日,R3完成了它在Corda平臺上進行的最大的開放賬戶貿易融資試驗。此次試驗是區塊鏈公司R3和TradeIX創建的MarcoPolo發起,該試驗包括來自25個以上國家的70多個組織。來自這些組織的340位參與者參與其中,來自金融服務,信息技術,電信,物流,海事行業,房地產,酒店和汽車行業等領域。這也足以看到貿易金融的復雜性。2017年,IBM推動HyperledgerFabric在區塊鏈+貿易金融的應用,聯合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KBC,Natixis,Nordea,Rabobank,Santander,SociétéGénérale和UniCredit九家銀行聯合開發,成立We.tradegroup,現在加入的銀行拓展到了12家。國際上,另一個區塊鏈貿易融資網絡來自銀行間信息網絡,它是基于摩根大通內部的區塊鏈平臺Quorum。截至今年三季度結束,全球共有365個成員國宣布加入銀行間信息網絡,據稱,2019年這條鏈網要吸納400家會員的暗語。IIN于2017年啟動試點,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全球支付過程中的痛點,讓款項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步驟抵達收款方。而摩根大通認為,貿易金融是支付的重要場景。這點和中國前央行行長周小川看法一致,周小川認為,區塊鏈更適用于交易量不太大的交易環節,所以人民銀行選擇了兩個系統做試點,一個是票據交易,一個是貿易融資。事實上,海外這些著名的項目還在驗證期階段,中國的許多貿易融資區塊鏈平臺已經在實際運行。除了微觀科技的“TBC區塊鏈跨境貿易直通車”,中國還有三大貿易融資系統的國家隊。一個是“中國人民銀行貿易融資區塊鏈平臺”,由數字貨幣研究所和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建設和運營,2018年9月4日上線試運行。已有中行、建行、招行、交行、平安、渣打等30家銀行接入。截至今年11月15日,該平臺已實現業務上鏈3萬余筆,業務發生筆數6100余筆,業務發生量約合760億元。其二是“中國貿易金融跨行交易區塊鏈平臺”,是由中國銀行業協會牽頭,建行、工行等11家頭部銀行,以及恒生、南京潤辰等4家科技公司共同參與建設,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貿易金融底層平臺。該平臺在順利完成兩期測試后,于2018年12月末正式上線運行。其三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推出的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自2019年3月22日啟動試點以來,至12月15日,跨境區塊鏈平臺已擴展到17個省,自愿自主加入的法人銀行達170多家,超過全部辦理外匯業務銀行的三分之一,覆蓋銀行網點達到5600多個;平臺累計完成應收賬款融資放款金額折合101.69億美元,服務企業共計1859家,中小外貿企業占比70%以上。或是經過實驗嘗試,或是經過了實戰的考驗,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區塊鏈貿易、金融、物流等平臺,在2019年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進入2020年,各個區塊鏈產業應用平臺都會掄起袖子加油干。段林霄認為,不但中國目前是全球貿易第一大國,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粵港澳大灣等國家大發展戰略都在將中國推向更開放、更外向的經濟體方向。微觀科技與其戰略投資人中國絲路集團,正在通過區塊鏈+跨境貿易助力國家戰略的實現,TBC區塊鏈跨境貿易直通車也有能力為建立世界多邊自由、公平、誠信貿易新體系、新秩序提供區塊鏈數字基礎服務設施。中國,作為世界貿易第一個大國,有優勢,有能力,有責任引領這場數字經濟的變革!附:區塊鏈如何重構跨境貿易?——以微觀科技為例微觀科技利用區塊鏈重新整構了跨境貿易的業務全流程,以達到貿易方、物流方、金融方、監管方之間的“互信關系建立”,從而實現貿易過程中的信息數據“互聯互通、互信互換”。在傳統的跨境貿易中,貿易、金融、物流、監管四大域的關系是“弱信任關系”,或者又叫“利益互斥關系”,區塊鏈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了解決痛點的希望,但區塊鏈為什么可以解決跨境貿易“信息孤島”、“效率低下”等痛點呢?區塊鏈是分布式系統,分布式系統在跨境貿易中的應用特征是,利益互斥各方共同存證、交叉驗證貿易過程的數據信息,從而倒逼出貿易各方的“誠信”,從法理上,形成各方都是“證人”,均存證了“證據”,形成完整“鏈式結構”的證據鏈,這也就是微觀科技提出的“貿易總賬”概念;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密碼學,非對稱加密技術與哈希算法將有效的保證利益互斥各方的商業隱私,各參與方的總賬一致,但根據共識機制,權限不同看到的內容不同,明文是權限內容,密文是非權限內容,既保證了總賬的完整性,又保護了商業隱私;點對點傳輸技術將有效的促進貿易、金融、物流、監管各方之間的點對點溝通效率,未來可實現“去中介化”,無中間商賺差價;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精髓,也是點睛之筆,分布式系統天然遵守CAP不可能三角的數學理論,即安全、效率、去中心化三者不可兼得只能取其二,共識機制是對三者的顛覆性平衡,區塊鏈與分布式系統的最大區別就是共識機制的加入。跨境貿易中品類特征不同、場景不同、國家間的外貿政策不同等等因素,造成在不同的場景、品類、國家,需要制定設計不同的共識機制,以達到金融可信、監管可信,從而貿易商可以獲得金融支持與貿易便利化等服務。微觀科技在區塊鏈跨境貿易產業應用的實踐中,總結出“關關通,則貿易通;物流通,則金融通”的核心觀點,因此,微觀科技在打造TBC區塊鏈跨境貿易直通車的過程中,賦能節點與功能節點主要圍繞著利用打造物流+區塊鏈,來解決金融風控能力提升,可信數據是金融的第一生產資料,在跨境貿易場景中,金融的可信數據的來源主要需要物流+區塊鏈,有了物流+區塊鏈提供的可信數據,金融將大大促進流動性,為貿易商提供低門檻、低成本的金融產品。

動態 | 金融壹賬通與泰國機構舉行研討會 演示區塊鏈跨境貿易系統:11月中旬,中國金融科技公司中的佼佼者金融壹賬通與泰國商業,工業和銀行業聯合常務委員會(JSCCIB)舉辦了一場研討會,討論創建泰國全國數字化貿易平臺(NDTP)工作組事宜。 金融壹賬通展示了其先進的區塊鏈和密碼技術如何在保證隱私的同時實現信息交換,還演示了如何通過數據和文檔整合來簡化貿易流程,以及如何通過數據交叉驗證來檢測貿易的合規性從而控制風險。據悉,JSCCIB由泰國商會,貿易委員會,工業聯合會和銀行家協會組成,該委員會是被泰國內閣認定為可與國家最高公共部門合作的機構之一,成立NDTP即是該委員會近期的重點工作。(北國網)[2019/12/3]

金融獲得了真正的可信數據,大大提升了風控能力,貿易商獲得了低門檻、低成本的金融產品,從而大大促進了貿易商積極性參與區塊鏈跨境貿易的生態當中,海關、稅務、外匯等監管各方在區塊鏈跨境貿易平臺上可以看到貿易、金融、物流的過程數據,由此,監管方歷史上第一次打破傳統監管模式——從“過去完成時”的結果數據監管,走入到監管方“參與過程”與“過程監管”,監管視角擴大到整個貿易過程,監管廣視角、監管無死角,大家共同存證、驗證形成真正的“大監管”。過程數據的可信價值遠遠大于結果數據的可信價值,從而根據過程數據的可信特征,監管方為貿易商可提供各項貿易便利化的服務,合規成本有望大大降低,監管干擾點有望大幅度降低,未來“無申報”的一站式通關便利化成為可能,精準監管政策改革有望實現。

動態 | 美聯邦貿易委員會起訴iBackPack研發者涉嫌使用眾籌資金購買比特幣:據The Verge消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起訴智能背包iBackPack等產品的開發者。該訴訟稱,研發者Doug Monahan沒有使用他籌集的Indiegogo或Kickstarter資金研發或交付背包,而是將資金用于“各種個人開支”,包括購買比特幣、ATM取款、信用卡還款等。[2019/5/7]

Tags:區塊鏈TBCACK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通俗講解簡書MTBC價格BlackHoleDAO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

幣贏
龔海瀚演講實錄:關于產業區塊鏈的四個觀察_區塊鏈

編者按: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鋅鏈接,關注公眾號,和我們一起探索產業區塊鏈價值。如需轉載文章,請微信申請開白名單.

1900/1/1 0:00:00
變量2019:炒作、嚴打、暴富,寒冬中區塊鏈玩家的眾生相_比特幣

編者按:本文來自區塊律動BlockBeats,作者:0x66、0x29,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在2018年底的時候,面對區塊鏈行業熊一樣的市場環境,很多人對于2019年還是有期待的.

1900/1/1 0:00:00
比特幣跌破7000美元,之后還會發生什么?_BTC

12月17日凌晨2:28,據BitUniverse行情顯示,比特幣劇烈波動,一小時內最低下跌3.46%,短時最低下挫至6839美元,現報6892美元.

1900/1/1 0:00:00
德國區塊鏈生態真繁榮的背后:德國政府區塊鏈的探索之旅_區塊鏈

編者按:本文來自IOSG,作者:Jasmine,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消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1900/1/1 0:00:00
A16Z的野望:組織治理的未來_TRU

傳統的公司治理一直都在推崇“股東第一”,把追求股東利益的最大化放在公司治理的第一位。這樣一種治理模式實際上與公司的長期價值相背離的,而最近十年來比特幣的成功無疑給了傳統的組織治理一些新的思路.

1900/1/1 0:00:00
Gate.io研究院:量子力學與區塊鏈安全技術分析報告_GATE

量子力學對現今社會的科學發展愈發重要,隨著量子力學理論與其衍生應用的推廣,各行各業都在悄然變化中。區塊鏈作為這個時代顛覆性技術之一,其安全性更要面對量子算法帶來的考驗.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