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ThePrimedia研究員Spike原文編輯:ThePrimedia發起人JerryCryptoDID:DecentralizedIdentity?DID: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當我們在Google檢索DID一詞時,首先會跳出的是其醫學解釋——“多重人格障礙”,而非我們熟知的去中心化身份概念。與DeFi、GameFi、NFT、DAO這些概念相比,DID是一個被極度忽視的領域,并未引起投資機構以及技術開發者足夠的重視。在把基于Web3的更豐富、更多元的生態系統稱為去中心化社會的語境下,我們認為DID是構建DeSoc的關鍵環節——實現Web3原生應用。此前,我們曾經寄希望于NFT“非同質化Token”獨一無二的特性,可以完成Web3中用戶的身份確權和資產確權。但實際上,一些NFT藝術家和創作者正飽受抄襲和欺詐的困擾——比如NFT平臺Rarible拍賣了Marvel'sSuperHeroAdventures設計師DerekLaufman的作品,而設計師本人并不知情,這可以說一點都不Web3。創建一個共享的、靈活的、有彈性的身份層是勢在必行的:DID是一切數字要素的流轉中樞。隨著DID被更多用戶和Dapp采用,一切數字要素的處理權限都要掌握在用戶個人手里,用戶并不會被限定在一個單一的應用生態系統之中,用戶也不需要受困于多個賬號、密碼記錄的迷霧之中;而只有在DID賦能的基礎上,DeFi、GameFi、NFT和DAO等Web3應用,以及DeSoc、元宇宙這樣宏大的未來場景,才會綻放出更為精彩甚至是偉大的敘事——這個主題會在下篇有所討論。我們將把全文分上、中、下三篇依次發出。上篇:必經之路
USDC脫鉤期間交易員GCR在DEX上將USDT換成USDC,存入OKX并使用USDT買入ETH:3月12日消息,Lookonchain監測數據顯示,在最近USDC脫鉤期間,“聰明交易員”GCR的操作如下:
-在DEX上將390萬枚USDT兌換為400萬枚USDC;
-向OKX存入3000萬枚USDT和400萬枚USDC。(可能買入USDC,在其價格0.97美元時獲利。)
-使用1700萬枚USDT買入11,655枚ETH,均價大概1459美元。[2023/3/12 12:58:07]
凡是鏈接,皆為DID。這是一個由用戶控制自己的身份權限與資產權限的基礎設施,成為用戶進入Web3時代的必經之路。我們可以把去中心化網絡世界當成一個既定的“黑盒”,假設已經存在一個Web3.0網絡,而我們現在要和它進行交互。根據過往網上沖浪的經驗,我們會拿起手機或者打開瀏覽器,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互聯網歷史的簡要回顧,瀏覽器、WWW、HTML、網景公司等名詞一起構建成了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網絡的構成要素,而智能設備,尤其是iPhone等移動終端直接占據了“移動”互聯網的全部大門。DID分類
那麼,是時候探討一下何種形態的DID產品會是進入Web3.0世界的入口。從目前DID賽道的發展來看,很多項目仍在摸索階段,基于DID的生態也在草創階段。ThePrimedia的分析并不局限于那些自稱為DID的項目,這里的DID是一種擴展性的概念,能作為交互入口都可以視為DID。我們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給大家更多的思考和啟發。前端界面:以MetaMask為例
公鏈項目Findora與Metis在DeFi領域達成戰略合作:據官方消息,Findora和Metis計劃在DeFi領域的擴容和隱私保護的多個研究領域進行深入戰略合作,包括如何構建更加高效并注重隱私保護的rollup服務;如何基于rollups建設更好的web 3.0基礎設施;如何實現Rollup與Rollup之間,以及Layer 1公鏈與Rollup之間的跨鏈通訊等Defi領域的前沿問題。同時,雙方宣布將發起Web 3.0技術聯盟,并邀請更多技術合作伙伴加入,加速推進各項Web 3.0基礎設施的構建。
據悉,Metis是總部在多倫多的Layer2+DAO Web3基礎設施服務商;Finndora則是隱私計算方向的公鏈項目,并致力于成為新一代隱私計算和分布式經濟體的基礎設施。雙方將結合自己的技術優勢,共同推進相關研究的深入,以及Web3.0的整體建設。[2021/4/11 20:08:31]
之所以把錢包歸類為DID,是因為錢包在跟Dapp進行交互之前,已經完成了地址核驗、鏈上身份認證、應用簽名授權,甚至包含真人KYC信息等步驟。雖然錢包本身并不會存儲這些敏感信息,但進行以上操作的流程也足以構成一個DID應用的全部功能,只需要我們把DEX等DeFi應用切換成社交、NFT等Web3.0應用即可,這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
幣贏CoinW將于11月9日18:00在DeFi專區上線OCTO:據官方消息,幣贏CoinW將于11月9日18:00在DeFi專區上線OCTO/USDT交易對。據悉,OctoFi 從本質上講是受社區激勵的數據聚合器,將為 DeFi 提供去中心化Tentacles(觸手)服務。基于開放、透明的基礎設施,OctoFi 的用戶將通過“觸手”與各種應用連接起來,用戶將受益于這種最優化的機構。利益相關者將在數據驗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為長期、可持續的社區治理開創新的邊界。詳情見原文鏈接。[2020/11/9 12:05:39]
MetamaskVolume,圖源:Dune問題是我們一定要這麼做嗎?事實上,錢包作為登錄器的最大問題在于審查的敏感性,這來源于兩點,第一,錢包主要交互對象仍舊是DeFi應用,受到的監管壓力與日增加,一個受監管的入口可能會讓我們避免下一次UST-Luna的崩盤,但這顯然不是Web3.0社交的主流方向;第二,在俄烏沖突期間,Metamask對來自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IP地址進行封禁,如果我們因為厭惡Facebook侵犯我們個人因素而擁抱DID和Web3.0,那麼我們再次選擇一個相同物種缺乏邏輯上的合理性。我們繼續推演一下,如果一個純粹的、抗審查的錢包是可能集成DID功能的嗎?
幣贏CoinW已于今日11:00在DeFi專區上線CRV:據官方消息,幣贏CoinW已于8月14日11:00在DeFi專區上線CRV/USDT交易對。據悉,CurveDAO基于去中心化自治平臺Aragon框架創建,將會有質押(Staking)機制,其CRV代幣主要用于治理和價值增值。詳見原文鏈接。[2020/8/14]
Metamask等錢包基本是所有的Web3.0應用的默認登陸工具首先,錢包服務商具備向DID發展的內在動力。因為流量爭奪戰仍在持續,典型的就是Metamask推出MetamaskSwap,獨立地址已達1,246,780,更有Metamask直接支持法幣購買加密貨幣,這在事實上已經是在搶奪DEX和CEX的利益。如果Web3.0繼續發展,錢包應用沒有道理不去搶奪這部分流量。其次,錢包作為鏈上地址的直接“包裹”層,本身就具備成為承載一切入口的天然擴張趨勢。從Web2.0的經驗看,平臺經濟的擴張之所以能夠成功和功能的豐富性與集成化是分不開的,而鏈上地址并不屬于錢包所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未必不可行。最后,目前DID賽道的最大問題在于功能和界限的不清晰,仍舊處在探索期——問題在于是由錢包來集成DID,還是會有新的DID產品形態?Web2的思維延續:社交媒體賬號
人類是具備歷史思維慣性的生物,如果一種思維存在于過去,那麼也很有可能活到現在和未來。這種思維看起來一點都不新潮,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廣泛存在于現實生活中,比如TCP/IP協議,這是最早的互聯網基礎設施,但我們進入Web3.0世界,也很難直接取代這種協議。基于這種情況的存在可能性,我們期待社交媒體作為Web3.0的DID。在這種思路指導下,可以劃分為兩種路徑:lensprotocol為代表的Web3.0原生社交媒體LensProtocol可以說是深孚眾望,一出生就在沒有實物產品的前提下吸引了眾人目光,這款由Aave團隊打造的Web3.0社交應用推出2022年2月份,更接近于B端基礎層的概念,希望其他社交應用能基于LensProtocol來打造屬于自己的dapp,比如由官方推出的示范應用——LensFrens,基本可視為去中心化的Twitter,用戶可在其中關注與自己相似的用戶。
力場創始人廖洋陽:多鏈在DeFi落地之后有更多爆發的空間:8月13日晚,TokenBetter在上海主辦了主題為“滬上之夜,特T別B之約”的外灘私享酒會。在主題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的機遇與區塊鏈生態布局發展之路”的圓桌會議上,力場創始人廖洋陽指出,“De-Fi是從小規模、不浮躁中成長起來的,但發展至今,部分項目還不成熟。對于投資者而言,可以適當參與,小成本試錯。”廖洋陽表示,“De-Fi的基礎是多鏈,多鏈在De-Fi落地之后有更多爆發的空間。”[2020/8/14]
LensFrens主界面如果當用戶量滾動起來,社交會帶來滾雪球效應,瞬間成為主流DID工具是自然而然的事。問題是,社交應用具有相當程度的用戶黏性,馬斯克曾多次宣布退出Twitter,但隨后都會重新“回歸”,甚至還要購買Twitter,而不是收購lensprotocol。本質上,推廣DID和Web3.0社交工具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哲學問題,用戶并不會因為你是Web3.0就會選擇你棄用Twitter。但量變引發質變,總會有個臨界點,目前需要完成對用戶和市場的雙重教育,才有可能真正看到DID的成型,從這一點說,LensProtocol的探索具有先行者意義。Masknetwork為代表的“結合”Web2.0和Web3.0的插件型社交媒體聚合工具MaskNetwork并不是新勢力的代表,我們主要是吸納它的思路,如果直接推廣Web3.0原生應用耗時耗力,那麼直接融合現有社交應用并在其基礎上推廣Web3.0就有可能成真。這個思路乍看非常討巧,相當于從程心的五公斤小宇宙,每個人都從Twitter、Facebook、ins上“盜取”一點點人脈和內容,最后積少成多,把眾人吸引進新的Web3.0世界,而MaskNetwork也會成為事實上的DID,而且是鏈接兩個世界的雙重出入口。但聚合工具本身就存在問題,不同社交工具的用戶人群和內容導向并不相同,聚合在一起徒增無效鏈接,而不會真正產生愿意為新平臺貢獻內容的真實用戶。兩相對比之下,原生DID應用更有成功的可能——不一定會是某個DID應用,但一定是原生的DID賽道。名實相符:登陸器Unipass
ThePrimedia把最符合DID概念的登錄器安排在居中章節是有意為之——希望不要就DID談DID,不要拘泥于應用羅列和口號式“布道”,而是重點關注產品的功能。從錢包出發,進而談到社交工具本身的DID化,再推進至登陸器本身,表達的是DID更多是依附于Web3.0的思路,這是一以貫之的看法。沒有家產,要門何用?本節主要以Unipass為例,因為這是目前比較成熟的產品形態,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圖源:Unipass簡單而言,Unipass可視為微軟的Authenticator去中心化版本,是最符合DID定義的產品,牢牢從個人身份識別和登陸功能入手去搭建自己的產品。可以從這兩個角度去看待Unipass。第一是個人需要獨立的、區別于鏈上地址之外的DID工具嗎?鏈上地址作為身份標識符其實是有問題,不同的鏈可能是不同的,最典型的就是比特幣和以太坊就需要兩個,很多用戶已經受夠了賬號和密碼的記錄本了。而在未來進入互通性的、融合的Web3生態系統,必然需要一個身份中心,它具備掌握用戶一切數字要素的中樞功能。從這個角度出發,把單獨的DID作為入口是有其道理的。第二,新的DID形態可以取代錢包作為默認登陸工具嗎?如果第一點是樂觀的,那麼這一點是很悲觀的。錢包,尤其是Metamask能成長為默認登陸工具是激烈市場競爭的結果,其出發點是每個人都有脫離交易所安全持有自身資產的需求,這是一種真實并廣泛存在的需求。但是登陸器并無沉淀資產的功能。在用戶單獨使用某一種登陸器和眾多Web3.0應用統一支持某種登陸器之間就會存在差異,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是登陸器之間要首先相互打通,或者支持某種統一、標準的交互協議。從目前來看,我們只能說還有一段市場推廣和用戶習慣培養的路要走。并且,登陸器還要在輕重之間取得一種平衡,如果產品形態過于簡單,那麼可被替代性太強,難以真正形成用戶數量的沉淀;但是如果做的過重,在登陸之外做加法,比如增加對資產的支持、增加對社交內容的支持,那麼就會直接和這些應用產生利益沖突。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期待可以看到更為聰明的開發者可以給出卓有實效的實踐和探索。其他:域名、郵箱作為本節的結尾,簡要討論一下以ENS和郵箱為主的個人身份是否有發展為DID的可能。-ENS主要功能是什麼?個人Web3.0網站的域名呀?Twitter后綴?這當然是個玩笑,主要原因在于建立個人網站這事其實是個技術活,即使在各種云端等SaaS工具非常完備的情況下,依舊耗時費力,并且部署完之后,要持續進行維護,包括ENS域名本身也要持續付費,如同你咬牙買了輛豪車,但發現維護費依舊是不可承受的放血槽。這種特性決定了域名只適合機構和極客等用戶,技術門檻阻礙了大多數人自如使用這一產品,如果要作為DID,也更適合機構用戶用來和個人進行交互。-郵箱呢?郵箱在登陸功能上面沒有問題,但是只適合作為點對點的交流工具,發郵件和發Twitter本身是不同的使用場景,群發郵件再回收信息不適合日常溝通,更適合正式行動和營銷工具。在談論如此多的可能入口之后,理解一下為什麼一定需要DID——或者說,假設DID是入口,一定正確嗎?目前,我們使用微信等社交軟件,淘寶等電商平臺,這些軟件以及他們組成的生態,憑借便利程度讓我們進入了真正的Web2.0時代。
本文來自TheSeeDAO。推薦閱讀:W&M報告:音樂NFT會迎來他們的PFP時刻嗎? 當我們購買音樂NFT時,我們到底購買的是什么?購買了NFT就一定擁有了所有權,可以享受分成了嗎?音.
1900/1/1 0:00:00今早,CZ發推提醒:我們團隊在ETH上的UniswapV3上發現了一個潛在漏洞;到目前為止,黑客已經竊取了4295個ETH,他們正在通過TornadoCash洗錢.
1900/1/1 0:00:00不管在市場的哪個階段,“奇奇怪怪”的NFT和新玩法是層出不窮。從「萬物成精系」GoblinTown到「暗黑死亡系」WeAreAllGoingtoDie,再到「抗議人格系」GodHatesNFTe.
1900/1/1 0:00:00NFT數據日報是由Odaily星球日報與NFT數據整合平臺NFTGO合作的一檔欄目,旨在向NFT愛好者與投資者展示近24小時的NFT市場整體規模、交易活躍度.
1900/1/1 0:00:00NFT數據日報是由Odaily星球日報與NFT數據整合平臺NFTGO合作的一檔欄目,旨在向NFT愛好者與投資者展示近24小時的NFT市場整體規模、交易活躍度.
1900/1/1 0:00:00市場觀點 宏觀流動性 貨幣流動性整體緊縮,短空長多。美歐英央行三位行長均表示,通脹是現階段首要任務,不排除夏季更大幅加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