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幣交易所 以太幣交易所
Ctrl+D 以太幣交易所
ads

Web3究竟紅在哪里,它的出現能為人類社會帶來什么?_WEB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在加密行業從業的這幾年中,筆者常常在與圈外人閑聊時遇到一種情況,即旁觀者著實無法理解「為什么大家對于Web3如此狂熱?」雖然興起的區塊鏈技術、DeFi,甚至是NFT的熱潮已經充斥在各大媒體之上,大家也不再像開始時對于這些名詞很陌生,但仍沒有辦法理解行業人士對于這些產業的熱情來自于哪里。不是說他們不了解這些技術本身或是正在發生的事情,而是Web3被圈內人視為「比互聯網影響更深遠的下一波革命」,但對圈外人來說,卻看不到它的潛力在哪,或是實際上到底解決了什么樣的問題。常常討論了半天,圈內人被視為“孤芳自賞”,而圈外人則被視為“對牛彈琴”。筆者追根究底的思考后,推論問題可能來自于沒有過多討論“為什么需要Web3”這一核心議題。本文將嘗試回答這艱難的議題,即「到底Web3怎樣能讓人類社會變得更好?它解決了什么問題?」就像一個新興產品的出現,若產品旨在解決的問題并不是人們的痛點,那這個產品注定會失敗;而身為挑戰者,若解決的能力沒有既有方案好,用戶也絕對不會愿意采納。接下來我們就從這樣的角度論述,一起看看Web3的出現,解決了什么問題,與未來的展望。Web3:一套青出于藍、極度高效的大規模協作系統

先講結論,筆者認為Web3的出現,解決的就是人類發展史最古老的問題:「如何使人類的合作更有效率」,所謂文明的進步,其實就是一部人類逐漸提升合作效率的歷史。更有效率的合作,將會為人類帶來更進步的科技、更繁榮的社會、更理想的生活。

Web3內容平臺Mirror推出NFT訂閱鑄造“Subscribe to Mint”功能:3月9日消息,Mirror官方宣布,該Web3內容平臺已推出訂閱鑄造“Subscribe to Mint”功能,目前已在以太坊、Optimism和Polygon鏈上部署,旨在支持創作者和藏家之間的互動,新功能將有兩個潛在用例:

1、創世Drop,Web3項目可以發布內容并與包含項目徽標或符號的收藏NFT配對,然后使用“Subscribe to Mint”通過內容更新和后續NFT投放與項目受眾互動。

2、推出可收藏NFT系列,持有者可以完成鑄造NFT并鼓勵新用戶注冊成為訂閱者以參與未來NFT投放。

據悉,“Subscribe to Mint”功能對創作者是完全免費的,創作者將獲得所售NFT的100%收益。[2023/3/9 12:50:42]

而Web3的出現,建構了一套比既有方案更加高效的人類協作模式,但是這要從何說起呢?這就要先從比特幣的歷史講起:當時正值2008年次貸危機,因為中心化企業搞出來的一連串的全球金融問題、造成金融市場崩盤、全球金融恐慌,政府不得不出面挽救、而使所有人都被拖下水…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有鑒于中心化的權力腐敗,因而創造出區塊鏈技術,想要構建出一種去中心化、無需信任的系統,以去除中心化主體作惡的風險。演變至今日,Web3最令人驚嘆的地方在于二者:成功建構了一套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大規模協作系統。去中心化避免了中心化權力集中的作惡風險;去信任化而僅以「契約」寫定操作規則,提升了整體協作的效率。縱觀人類發展的歷史,若要完成大規模協作,一直以來受限于技術限制,不得不仰賴中心化體制的協調:人類從狩獵、到農耕部落社會,進而一步步的發展成國家,甚至是現在的全球化,可以看成是一部「合作」關系的歷史。而這部「合作」的歷史中,掌握權力關鍵的主體一直都是中心化機構。中心化的好處是調整應變的速度較快、反應更即時,但同時過大的權力也就提供了作惡的誘因,甚至是發展出如2008年全球性危機的風險。中心化可以說是人類發展進程中「無可奈何」的元素。現在我們來談談「去信任化」及「契約化」的重要性。合作效率推進了人類歷史,但物種間的合作并不是人類獨有的產物,以演化基因最接近人類的黑猩猩而論,他們的社會也存在明顯的合作模式,但合作的基礎是「相互信任」。黑猩猩一生中最多只能深刻認識另外100多頭黑猩猩,對他們而言,這就是他們所能信任、所能合作的對象;而人類不一樣,人類發展出來的制度與文明,使我們就算不認識對方、不信任彼此,也能因為相信同一套制度理念,而完成大規模的協作。黑猩猩的合作奠基在「身份」關系,只有認識你是誰,才可能有信賴關系,進而合作;人類的合作奠基在「契約」關系,就算互不相識,只要相信的是同一套契約體制、制度規則,就能夠彼此合作。這就是Web3的驚人之處。2008年比特幣區塊鏈的愿景,在此時的DeFi中已經達成初衷;人們通過去中心化錢包,僅是用無法代表身份的「錢包地址」,就能與智能合約互動,進行各種不同復雜的交易、金融活動甚至是現在多樣化的NFT應用與操作。Web3的高明在于發明了一套無需信任就能大規模合作的體系,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契約化的構建出如今的生態。回到本文想要回答的核心問題:「Web3到底怎樣能協助人類社會變得更好?且做得比目前既有方案更好?」答案就是「創造出了一套更有效率的協作系統」。Web3的去信任化和引入智能合約,實際上是比目前全球化的合作程度更近一步,不再受限于何時何地、甚至是何人,去信任化之下,只要符合智能合約的「契約」規則,人們就可以使用Web3完成更高效率的合作、共創產出。相較于Web2,Web3不但沒有中心化作惡的風險,且擁有智能合約,以程序化控制契約而保證執行,最重要的是先天透明的鏈上數據與開源式代碼,將產業生態的建立奠基在合作而非相互堆高競爭力護城河,大大增加了合作的效率與潛力。Web3現況:現實社會的不完美復制

區塊鏈Lamina1為Web3建設者推出滾動基金:金色財經報道,由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和區塊鏈專家Peter Vessenes為重點的第一層區塊鏈Lamina1正在推出Lamina1生態系統基金(L1EF),為Web3建設者提供一個為元宇宙企業籌集資金的工具,并為投資者提供在基層參與項目的機會。

L1EF已經在AngelList上推出,這是一個風險平臺,允許初創企業從天使投資者那里籌集資金。該平臺提供滾動基金,允許感興趣的投資者通過季度訂閱來資助項目。L1EF提供的認購起價為每季度2500美元,最低期限為四個季度。(coindesk)[2022/12/22 22:00:18]

然而,實際上Web3這新興的「協作系統」仍是不完美的,因為目前僅能復制現實社會中的部分商業應用。簡單來說,Web3因只涵蓋「契約」身份,但缺乏「關系」身份,因此在商業應用上有其先天局限,目前看到的過度金融化應用就源自于此。如上述所言,目前的Web3是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自然是沒有涵蓋「關系」身份的體制。「關系」身份,簡單來說,沿用上述黑猩猩的例子,因為知道你是誰、在哪里認識你和你有過什么互動、為人怎么樣等等因素,通過認識你這個人的關系身份特征,再決定是否要與你進行互動。相較于「契約」只談規則,「關系」卻牽扯到個人特質,也涵蓋了主觀的判斷。而目前Web3領域是只包含前者而缺乏后者的。那沒有「關系」身份又造成了什么問題呢?這邊就要引入另一個簡化的金融體系模型,詳見如下:我們可以將金融體系中的商業模式粗分為兩類,一類是「計算性」、一類是「信用性」;計算性金融的定義是過程可重復、結果可檢驗,而信用性金融則不符合前者規范,是有加入人類主觀認知判斷的。

Web3錢包Exodus宣布支持Polygon鏈:10月20日消息,基于瀏覽器的Web3錢包Exodus宣布支持Polygon,用戶可訪問包括NFT在內的Polygon鏈上數字資產和生態中的數千個DApp。

截至目前,Exodus支持Solana、以太坊和Algorand等鏈。Exodus將在今年年底前支持更多鏈,包括BNB Chain、Fantom和Avalanche。(Globenewswire)[2022/10/20 16:32:19]

舉例來說,最極端的計算性金融就是程序化交易,不論標的是期貨、股票或債券,只要是預先用特定程序協定,遇到什么情況、就會怎么做,那就是「計算性」的代表。金融領域最常見的跨國匯款、交易支付,也都是這種「過程可重復、結果可檢驗」的計算性金融行為。而信用性金融的代表,最經典的就是「信用貸款」這樣的無抵押貸款,與房貸、車貸這種有擔保的抵押貸款不同。但在信用貸款時,決定借款與否,純粹是根據貸款人的「個人信用」所做出的主觀判斷的;而「個人信用」怎么來的?來自于你的「關系」身份。銀行在決定核發貸款時,會有一套風險算法,從你是誰、收入多少、存款多少、過去與銀行往來行為等等因素,來決定風險程度;但這些「個人信用」算出來的風險只能大概推論出個人的還款能力,個人的還款意愿其實是完全無法預測的。因此在審批信用貸款時,是牽涉了銀行主觀的判斷的:要核發多少金額、沒有還款的風險多大、給定的利率多高等等。這種牽涉主觀判斷的「信用性」金融,在缺乏「關系」數據的層面下,是無法通過目前智能合約的方式,預先寫出一套邏輯來處理核發信貸的流程的。由此推論,目前的Web3、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只是現實世界「部分」的復制,因只囊括了「契約」身份,卻無法涵蓋「關系」身份,因此在目前的鏈上DeFi中,是只能處理「計算性」的交易,而對「信用性」的交易無計可施。SBT:完善Web3的最后一塊拼圖?

隱私Web3協議HOPR獲得Dask Network旗下Helios資助:5月30日消息,瑞士隱私項目HOPR協會獲得Dask Network資助項目Helios提供的贈款。Helios是規模達500萬美元的贈款計劃,將資金分配給專注于零知識證明技術的各種研究項目。這筆資金由Dask Network戰略合作伙伴Ankr和Harmony等Web3項目共同合作提供。(Cryptodaily)[2022/5/31 3:51:32]

近期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提出的SBT概念,可能會補足Web3一直以來缺乏「關系」身份的軟肋。

簡單來說,SBT是一種不可轉移的代幣,用來構成Web3上代表社會關系的承諾、證書或是從屬關系,將一個人或實體的無數特征和成就,以區塊鏈的形式進行標記。而不論是個人或是企業,都能夠發行SBT、也能作為SBT的接受者。前述提到,Web3目前的問題在于僅有契約元素,而缺少了關系身份,因此無法完全復制現實社會的金融模式,僅能處理「計算性」的金融活動。但SBT的本質,等于是在鏈上將「關系」身份補足。比如說,若真的想要進行一個鏈上信貸,就算不知道錢包地址背后這個「人」的信息,但也能通過對方所擁有的SBT性質,比如之前的還款記錄、在銀行的總資產、在哪里工作等等,來判斷。「關系」身份上的各種特質,都能以SBT的形式存在,而讓信貸成為可能。畢竟理論上SBT只要能夠完善與銀行在提供信貸前對個人身份「特質」的相同調查,鏈上金融就能跨足到「信用性」金融。至此,Web3涵括信息、契約與身份關系這三大支柱,將能夠完美的復制鏈下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金融制度;甚至連SocialFi這種去中心化社交關系,都能夠在鏈上完善的復制社交圖譜,而提供另一種大規模提升協作效率的景象。當然本文的思想實驗簡化了許多因素,也忽略了許多考量,未來科技的應用與發展也不一定就能夠這么一帆風順、水到渠成,但我們只是逐步推論,回答「Web3到底解決了什么問題?」簡而言之,結論就是「Web3在使用SBT完善了關系身份后,將成為一個更高效的人類協作系統」。雖然本文僅是從金融活動的角度分析,但長期而言Web3的潛力應是能將鏈下世界的經濟行為、制度規則都能在鏈上復制運行,提供一個更有效率的協作系統。而未來「關系」身份在引入SBT會何去何從,甚至「關系」身份是否會以Layer2的方式或其他什么技術實踐,仍有待業內持續探索。風險提示:根據央行等部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本文內容僅用于信息分享,不對任何經營與投資行為進行推廣與背書,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區法律法規,不參與任何非法金融行為。

Web3招聘平臺Ispolink測試網上線:5月23日消息,Web3招聘平臺Ispolink宣布上線測試網,參與測試網的項目包括PERI Finance、Evedo、Dreamix、Nexo、Ferrum Network、Reef和CitadelDAO,以上項目已在平臺上發布了招聘信息。[2022/5/23 3:35:46]

Tags:WEBWEB3SBTNFTMETAWEB3PA幣web3域名值錢嗎SBT幣Hurricane NFT

以太坊最新價格
Arthur Hayes:CBDC如何成為「純粹的惡」?_BDC

以下所表達的任何觀點均為作者的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許除了光速,一切都是相對的。因此,當我稱央行數字貨幣為“純粹之惡”時,下一個合乎邏輯的問題應是——從誰的角度來看?對一些人來說是邪惡.

1900/1/1 0:00:00
數讀ENS三季度表現:月活躍地址強勁,注冊量環比增長 71%_ENS

主要觀點 以太坊域名服務(ENS)允許用戶通過人類可讀的域名與錢包進行交互;盡管市場疲軟,ENS月度活躍地址依然強勁.

1900/1/1 0:00:00
Gitcoin推出的Grants Protocol將如何改變鏈上融資與捐贈_TCO

10月7日,據官方推特,Gitcoin將推出新產品GrantsProtocol,它是一個融資基礎設施,允許任何社區啟動自己的、包含社區決策的贈款計劃,目前正處于封閉測試階段.

1900/1/1 0:00:00
LUNA vs. LUNC: 誰是更糟糕的投資?

Sept.2022,MikeAntolinDataSource:TerraLunaClassic(LUNC)Luna于2018年推出,最初被開發為Terra的第一個本土代幣.

1900/1/1 0:00:00
一文拆解XEN爆火原因:數據和營銷角度_XEN

簡介 XENCrypto恐怕是上周討論度最高的項目了,當全網都在熱議到「XEN的鑄造導致以太坊過Gas暴漲時」,作為營銷人,我們更關心的是XEN是怎么火起來的.

1900/1/1 0:00:00
「空投賽道」新公鏈的加密王國_LAYER

鏈上基建設施讓公鏈繁華如王國,而這些加密王國共同構建了加密世界。公鏈又可分為Layer1和Layer2.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