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的設計提案竟然一再被打槍?以太幣的logo是一個空皮夾?幾個虛擬貨幣的頭像故事。
最近市場行情是比較無聊,所以給大家出一期科普類的文章!
在Web3的世界中,我們每天都網上追最新資訊、關注著交易所上的幣價漲跌,或是在Opensea上面逛那些NFT,這些網站到處都能看到各種虛擬貨幣的標志,甚至也逐漸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符號了。
但你是否曾好奇過,究竟這些符號是從何而來的呢?它們又是由誰設計及制定的呢?符號的背后有著什么樣的故事或含義呢?
最廣為人知的「$」符號從何而來?
在開始討論加密市場之前,也必須先認識一下實體貨幣的「$」符號。這個符號的起源有許多不同版本,目前最被接受的一種說法是從西班牙貨幣單位「peso」演變而來,再隨著征服者引進新大陸。
「$」符號最早出現在1770年英國、美國、加拿大、新西班牙等地區的商業信函。從當時的手稿研究顯示,原先的中古拉丁文字變體「p?」,字母「s」逐漸與字母「p」重疊,P逐漸簡化成向下一筆,因而變成了「$」符號。
21.co分析師:Coinbase或參與Voyager不良資產收購:金色財經報道,ETF 發行商 21Shares 母公司、加密投資產品公司 21.co 分析師 Tom Wan 發布推文表示,根據鏈上數據顯示,過去 2 天內,Coinbase 向 Voyager 轉入 1 億枚 USDC,這意味著 Coinbase 或者某個實體通過 Coinbase 參與了 Voyager 不良資產收購。[2023/2/24 12:27:53]
另外,雙豎線的美元符號,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源自西班牙國徽上的海格力斯之柱圖案。這種「S」狀綬帶纏繞的圖案,過去也時常被鑄造再銀幣上,或用于建筑的外觀雕塑。
一、比特幣:中本聰的設計提案竟然一再被社群打槍?
比特幣符號是在2009年初,由中本聰自己設計的,在白皮書發布后兩個月,出現在他的第一個客戶端的程式介面上。最初版本是一個包含BC字母的金幣,這樣的「金屬主義」也意味著貨幣的價值源自其物理上的商品交換價值。
最后活躍5-7年的ETH供應量達到4個月高點:金色財經報道,據Glassnode數據顯示,最后活躍5-7年的ETH供應量剛剛達到9,932,933.528ETH的4個月高點。[2022/12/22 21:59:36]
后續,社群成員也開始提出各種的想法及建議;2010年二月,中本聰更新了一版設計。這次他參考雙豎線的美元符號,改為金屬浮雕風格的B字母加兩條垂直線,與美元符號不同的是,兩條線一樣都從頂部及底部連貫,但中間并非貫穿的。
這版新設計,雖然當時獲得了大部分比特幣用戶的認同;但也有網友認為這只能稱得上「堪用」,如果等它未來真的發揚光大時,再來改變會很麻煩。中本聰后來也在論壇中無奈的表示,他對這一塊并不在行,如果有人能做得更好就來做吧。
2010年11月,論壇上出現了一位匿名的網友「bitboy」,分享了他的設計,訊息中他謙虛的寫道:「嗨,伙伴們,跟大家說個嗨,和你們分享一下我做的一些圖片,歡迎隨意下載,希望它能派上用場。」這版設計將金幣換成標志性的橙色圓圈,并將“?”標志順時針傾斜14%;而這版設計馬上受到大多數社群成員的喜愛。
巴哈馬FTX清算人:FTX存在嚴重欺詐和管理不善:金色財經報道,根據巴哈馬清算人周三晚間提交的法庭文件,有跡象表明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發生了嚴重的欺詐和管理不善。提交給紐約南區美國破產法院的文件稱,聯合臨時清算人迄今為止的調查結果表明,該集團可能存在嚴重的欺詐和管理不善。這些文件是代表Brian Simms、Kevin Cambridge和Peter Greaves提交的,他們負責結束公司在巴哈馬的事務。[2022/11/17 13:16:57]
bitboy后來也表示,這是從原本的設計基礎上修改的,因此也會遵照中本聰早前的意愿,將所有的設計開源、提供社群免費使用。當一位網友提出這有點像「萬事達卡」的標志時,他回答說:「這就是靈感來源。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討厭Mastercard和Visa。」;而這正是那些比特幣希望能取代的公司。
RAI Finance已將團隊代幣轉移至RAI Finance DAO:9月26日消息,跨鏈交易協議RAI Finance已將團隊代幣轉移至RAI Finance DAO相關錢包地址。
據悉,SOFIP-028提案此前已通過,要求RAI Finance核心貢獻者建立一個多重簽名錢包,并將團隊代幣(SOFI)轉移到RAI Finance DAO。[2022/9/26 7:21:21]
二、以太幣:
最初的以太坊標志是在以太坊推出前不久才設計的,是由以太坊其中一位創始人,用簡單的電腦軟體繪制而成的,并沒有太多的想法或前期準備。最初版的以太坊標志是由一對∑,兩邊各旋轉45度組合而成的,交疊后的圖形看起來有點像是一顆鉆石。
后來他們就在社群中舉辦了一場征稿比賽,并從中挑選出了原版設計的變化版本,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見的菱形、八面體造型。這個造型由六個三角形組合而成,兩個三角形在下半部、四個三角形在上半部,用了不同透明度的黑色,來做出三維的立體效果。
“大空頭”MichaelBurry:SEC缺乏調查 Coinbase的“智商點”:金色財經報道,針對彭博社發表的題為 \"Coinbase面臨SEC對加密貨幣上市的調查 \"的報道,《大空頭》作者Michael Burry在7月26日的推特上對這篇文章進行了評論。Burry表示,很確定SEC沒有資源或智商點來正確地做這件事。[2022/7/29 2:44:46]
這個符號因應不同的使用情境,也有衍伸出多樣的版本,包含全部黑色的剪影版本、立體簍空的彩色版本、WETH使用的粉紅色版本,或是ENS的延伸版。
有些以太坊信仰者對于這個符號的設計,提出了各種深層的意義解釋,例如說它是象征珍貴的天然晶體鉆石、完美的數學造型、堅不可摧的結構,或是其它天馬行空的猜想。然而,以太坊的GeorgeHallam在對外的電子郵件說道:「這個標志背后其實沒有什么隱藏含義,它顯然只是一個八面體。」
三、Solana:科幻未來感的紫、綠配色
相較之下,后來興起的其他虛擬貨幣符號,反而比較像是由特定一間中心化企業所設計及制定規范的品牌標志。
Solana標志的靈感來自于1980年代的科技美學,三個相同的平行四邊形,結合了速度及建筑的概念,希望能透過這樣的造型、字體、配色,帶出科技創新及未來感。
如同一般的企業標志,他們也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使用規范,其中包含:標準色、漸層、比例、應用范例、凈空范圍等。
有趣的一點是,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在Solana生態系開發的Defi、鏈游、NFT,在Logo及UI設計上都會特別使用這樣的「紫、綠」配色。這個高鑒別度的顏色,也因此成為Solana社群中,非常容易讓使用者辨識跟產生連結的特點。
四、BNB:相連的黃色小方塊
幣安的標志,是一個俯視的立方體切出的交集摟空形狀,看起來像一個個「區塊」彼此相連的感覺。在他們官方的廣告文宣上,也可以看到大量使用了黑、深灰色的底色背景,上面再疊加他們的黃色標志。黃色跟其他區塊鏈生態做出了很明確的市場區隔,也能避免跟交易常用的紅色、綠色互相干擾或混淆。
最初版的標志,長得幾乎就跟現在看到的差不多。在第一版設計曝光后的一年,做了一次很細微的調整,就是把這些矩形的「間距」拉近,從原本的1:1變成寬度7比間距5,讓整體的標志避免太過分散,視覺更加集中。他們的標志也有多種的版本:上視圖的正矩形、正交透視的俯視、立體的方塊。
延伸思考:加密貨幣,應該要有「官方」的統一標志嗎?
從上述幾種不同的符號發展歷程,你認為加密貨幣的標志,應該要像是企業的那樣,由中心化的官方設計出來,并制定統一規范;還是應該像日常生活中的符號,例如箭頭、愛心等符號,是逐漸約定成俗、更彈性且多樣化的呢?
從區塊鏈起初的精神來看,或許加密貨幣根本不該有一個「官方」,有權力說哪個標志是對的、哪個是錯的;但相對的從功能面來看,如果某天出現了兩個相似、容易造成混淆的符號時,是否反而會造成更多使用上的麻煩呢?
加密貨幣符號的社交用途
另外一點矛盾的是,過去人們有時會以「$」符號替代「S」拼字,以諷刺貪婪或表示超量財富,如微軟的「Micro$oft」、迪士尼的「Di$ney」。然而,現在以太幣使用者的網路文化中,反而會將名稱中的「E」以「Ξ」代替,以展現對虛擬貨幣的忠誠信仰。究竟,這是一種反資本主義的展現,還是只是換一種貨幣的財富貪婪呢?
從貨幣符號的演變史,看出文化的多元
從這樣的「貨幣符號」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大眾對于「價值」的定義,也變得更多元了。從幾個世紀前的「金屬」演變成「文字符號」,再到現在各種抽象的幾何型,或是獨角獸、壽司、迷因狗狗,也都能成為一種貨幣及符號。
來源:金色財經
本周,以太坊的價格比比特幣的漲幅更大,導致月度盤整階段出現上行突破。從1000美元底部支撐位的最后一次反轉連續四根綠色蠟燭飆升并突破1280美元阻力位.
1900/1/1 0:00:00盡管今年剩余時間的宏觀經濟前景似乎看跌,但本月的$ADAHODLers有幾個很好的理由感到興奮和樂觀.
1900/1/1 0:00:00BNB價格已進入對稱三角形形態,相互矛盾的趨勢將決定山寨幣的命運,因為它在280美元附近戰斗。BNB是幣安BNB鏈的原生代幣,于8月10日進入對稱三角形形態,當時它首次面臨335美元阻力位的下降.
1900/1/1 0:00:00美國銀行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該銀行的經濟學家表示:“多種因素同時出現,使經濟勢頭放緩的速度比我們之前預期的要快.
1900/1/1 0:00:00LidoFinance已宣布計劃在整個L2系統中提供其ETH質押服務,只要特定網絡“表現出經濟活動”.
1900/1/1 0:00:00FlareNetwork于7月14日正式宣布主網上線,進入為期至少8周的“觀察模式”,以進行各項測試,使其網絡在通證發行活動前實現完全去中心化.
1900/1/1 0:00:00